第2312章 尸易无限(217)(6 / 9)

加入书签

你们还挺能找!”刀疤男冷笑一声,“良渚的玉器在国际市场上能卖天价,今天这些文物,我们要定了!”

“做梦!”胖子拿起一根青铜棍,挡在文物箱前。警方的人也冲了进来,双方在狭窄的墓室里展开了激烈的搏斗。刀疤男拿着匕首,朝着我刺来,父亲一把推开我,自己的胳膊却被划伤了。我趁机捡起地上的玉钺,朝着刀疤男的腿砸去,他惨叫一声,倒在地上,被警方制服。

看着被押走的刀疤男,李园长松了口气:“幸好有你们,不然这些珍贵的良渚玉器就被盗走了。”我们将文物交给李园长,他承诺会尽快将文物运往良渚博物院,进行专业的修复和保护。

在杭州待了几天,我们协助考古队完成了“良渚王墓”的发掘工作,出土的文物全部被妥善保管在博物院的库房里。离开前,李园长给我们颁发了“良渚文化保护特别贡献奖”,还邀请我们参加即将举办的“良渚文明特展”。

火车驶离杭州,朝着北京的方向行驶。我的手里握着那本《殷墟青铜器图录》,父亲胳膊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,但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。从河南的殷墟,到浙江的良渚,我们一路追随着“鬼市”的脚步,保护了一件又一件珍贵的文物,也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灿烂辉煌。

胖子靠在座位上,看着窗外的景色,突然说:“咱们这一路,从南宋的西湖石匮到商代的武丁墓,再到良渚的王墓,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,保护了这么多不同朝代的文物,也算是没白活!”

父亲点了点头,眼神坚定:“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,还有很多未被发现的文物和遗址,‘鬼市’也不会轻易放弃。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,我们就会一直走下去,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脉。”

我的手里握着那块汉代的丝绸残片,心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。保护文物的道路还很漫长,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危险,但我知道,只要我们心怀对历史的敬畏,对文化的热爱,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挑战,让这些珍贵的文明遗产永远流传下去。我们的旅程,还在继续……

火车刚驶入北京地界,父亲的手机就响了,是国家文物局的紧急来电——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第12窟“音乐窟”近日发现多处新的盗凿痕迹,窟内一尊唐代补塑的胁侍菩萨像底座出现松动,疑似有人试图将其整体凿下盗走。

“云冈石窟是北魏皇家石窟,‘音乐窟’里的雕刻记录了北魏时期的乐器和乐舞,要是菩萨像被盗,不仅是文物损失,更是对石窟整体艺术完整性的破坏。”父亲挂了电话,立刻翻出云冈石窟的资料,手指在“音乐窟”的照片上停留,“而且唐代补塑的文物在云冈不多见,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,咱们必须马上过去。”

胖子刚把背包里的脏衣服掏出来,闻言又塞了回去:“得,刚想歇两天,又有新任务了!不过话说回来,‘鬼市’这群人也太嚣张了,连世界文化遗产都敢动,这次非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!”我把刚整理好的文物保护手册塞进包里,心里也沉甸甸的——石窟文物不同于墓葬文物,一旦被破坏,几乎没有修复的可能。

抵达大同后,云冈石窟研究院的王院长早已在景区门口等候。他脸色凝重,直接带着我们往“音乐窟”走:“盗凿痕迹是三天前发现的,主要集中在菩萨像的底座和背光处,凶手用的是专业的金刚石工具,痕迹非常隐蔽,要不是工作人员日常巡查时发现粉尘异常,根本察觉不了。”

走进“音乐窟”,潮湿的空气里夹杂着淡淡的石粉味。洞窟西侧的胁侍菩萨像高约两米,身披璎珞,姿态优美,但其底座的岩石上有几道细微的裂痕,裂痕周围的石面还残留着新鲜的凿痕。父亲蹲下身,用手电筒仔细查看:“凿痕很新,应该是一周内留下的,而且凶手很懂石窟结构,专门挑岩石的节理面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