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1章 尸易无限(206)(4 / 9)
李,告别了孙局长和通辽文物局的工作人员,踏上了前往陕西西安的旅程。火车一路向西,窗外的景色从辽阔的草原变成了肥沃的关中平原,远处的秦岭山脉隐约可见,农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,充满了生机。
我看着身边的伙伴,他们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,仿佛已经看到了唐代公主墓中那些璀璨的文物。我知道,前方等待我们的,或许是复杂的墓葬结构、未知的危险,但只要我们并肩作战,就一定能克服困难,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唐代文物重见天日,向世人展示盛唐的辉煌。我们的文物保护之路,还在继续,而那段波澜壮阔的唐代历史,也正等待着我们去唤醒。
火车抵达西安站时,陕西文物局的李局长早已在出站口等候。他手里拿着一张墓葬的勘探图,神情焦急地说:“这座唐代公主墓在西安南郊的少陵原上,是我们在进行基建勘探时发现的。盗墓贼已经挖了三个盗洞,最深的一个直接打通了主墓室,我们在盗洞里发现了唐代的陶俑碎片和丝绸残片,情况非常危急。”
我们跟着李局长往少陵原赶,路上,他继续介绍:“从墓葬的形制和勘探出的墓志铭残片来看,墓主人很可能是唐代的‘永泰公主’李仙蕙,她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,身份尊贵,墓葬规格极高。永泰公主墓在历史上就曾被盗过,这次盗墓贼的破坏,怕是让里面的文物雪上加霜。”
抵达少陵原时,墓葬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,几顶考古帐篷搭在田埂上,考古队员们正忙着清理盗洞周围的泥土。李局长指着一个直径约1米的盗洞说:“这就是通往主墓室的盗洞,我们用内窥镜观察过,主墓室的壁画已经被严重破坏,很多陶俑被打碎,还有一些金银器被盗走,只剩下一些残片。”
老烟枪蹲在盗洞边,用手指捻起一点泥土,放在鼻子下闻了闻:“土里有白灰味,唐代墓葬常用白灰涂抹墓壁,现在白灰已经脱落,说明墓壁可能不稳定。另外,西安的土层较厚,盗洞周围的泥土容易塌方,咱们得先在盗洞周围打一圈钢桩,再搭建临时通道。”
Shirley杨拿出便携式温湿度仪,往盗洞里伸了伸:“洞内温度12c,湿度55%,这个环境对文物保护还算有利,但壁画和丝织品已经受损,得尽快进行加固处理。阿贵,你把带来的唐代文书拓片准备好,要是发现文书残片,咱们能及时比对。”
阿贵赶紧从背包里掏出几本唐代文书拓片集,小心翼翼地翻开:“这些拓片都是唐代的官方文书,字体是唐代常见的楷书,要是主墓室里有文书,我应该能辨认出来。”
胖子则和几名考古队员一起,扛着钢桩和钢板,开始搭建临时通道。他一边干活一边说:“唐代公主墓啊,想想都激动!要是能挖出几件唐代的唐三彩,那可就赚大了!”
接下来的四天,我们都在进行发掘前的准备工作。老烟枪每天都会在帐篷周围撒上艾草和雄黄,防止蛇虫侵扰,还会煮一大锅清热解毒的草药水,分发给大家。有天清晨,他发现盗洞边的泥土有松动的迹象,立刻带着胖子加固钢桩,还在通道两侧加装了防护网:“安全第一,可不能让大家在里面出意外。”
通道搭建好的那天下午,我们穿着防护服,戴着安全帽,沿着通道慢慢走进盗洞。盗洞很陡峭,走了约15米,终于到达主墓室。主墓室的规模很大,约30平方米,顶部有彩绘的“星空图”,虽然大部分已经脱落,但依然能看到星星和月亮的轮廓。墓室的两侧有壁画,左侧的“侍女图”已经被撕毁大半,只剩下几个侍女的衣角,右侧的“乐舞图”也有多处破损,乐师的乐器和舞者的裙摆都残缺不全。
“太可惜了!”李局长看着破损的壁画,心疼地说,“这些壁画都是唐代壁画的精品,要是能完整保存下来,价值不可估量。”
Shi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