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8章 尸易无限(143)(2 / 9)

加入书签

/p>

走了大概半个小时,通道突然变宽,眼前出现一个圆形的石室。石室中央有一个石台,石台上放着一个黑色的陶罐,陶罐上刻着苗族的巫蛊图腾,周围还放着十几个银色的铃铛,风一吹,铃铛就发出“叮铃叮铃”的声响,听起来很诡异。

“那就是巫蛊坛,陶罐里装的就是苗族的圣物——‘蛊王’。”石阿婆轻声说,语气里满是敬畏,“蛊王是苗族的祖先传下来的,能保佑族人平安,还能化解各种蛊毒。不过不能随便碰,不然会惊动蛊灵。”

林野盯着陶罐,发现陶罐旁边有一个小小的铜盒,铜盒上刻着和青铜罗盘一样的纹路。他想起爷爷日记里的话:“有缘人至,纹合则开。”便掏出罗盘,放在铜盒上,两者刚一接触,铜盒就“啪”的一声弹开,露出里面一张折叠的丝绢。

丝绢上用苗族文字写着密密麻麻的字,还有一幅画,画的是腊尔山的地图,地图上标注着一个红点,旁边写着“苗祖墓”。石阿婆看着丝绢,激动得手都抖了:“这是苗族的‘祖训丝绢’!传说上面记载着苗祖墓的位置,还有苗族的‘巫蛊秘籍’,咱们找了这么多年,终于找到了!”

就在大家兴奋的时候,石室突然开始震动,墙壁上的图案慢慢变得清晰,像是有生命一样。石阿婆脸色一变:“不好!是蛊灵被惊动了!咱们赶紧离开这里,不然会被蛊灵困住的!”

大家赶紧收拾好丝绢和铜盒,跟着石阿婆往通道外跑。刚跑出通道,身后就传来“轰隆”一声巨响,通道被泥土掩埋了。石阿婆擦了擦额头的汗:“还好跑得快,不然咱们就成了蛊灵的祭品了。”

回到客栈后,石阿婆请来了苗族的长老,一起解读丝绢上的文字。长老们围坐在一起,对着丝绢研究了很久,终于弄明白了上面的意思:苗祖墓在腊尔山的“鹰嘴崖”上,那里藏着苗族的巫蛊秘籍和很多珍贵的文物,只有在“苗年”那天,才能打开墓门,不然会受到祖灵的惩罚。

“苗年还有三天就到了!”石阿婆兴奋地说,“咱们得赶紧准备,到时候一起去鹰嘴崖,打开苗祖墓,把苗族的圣物保护起来!”大家都很激动,开始忙着准备苗年需要的东西——苗族服饰、祭祀用品、避蛊药,每个人都干劲十足。

苗年那天,腊尔山热闹非凡,苗族同胞们穿着节日的盛装,在山上载歌载舞,庆祝新年的到来。林野他们也穿上了苗族服饰,跟着石阿婆一起参加祭祀仪式。祭祀台上摆满了祭品,有猪肉、米酒、水果,石阿婆作为主祭人,手里拿着一把牛角号,对着天空吹了起来,号角声在山谷里回荡,庄严而神圣。

祭祀仪式结束后,石阿婆带着林野他们往鹰嘴崖走。鹰嘴崖的形状像一只展翅的雄鹰,崖壁上有一个巨大的洞口,洞口刻着苗族的图腾。林野掏出祖训丝绢,放在洞口的凹槽里,丝绢刚一放进去,洞口就“轰隆”一声,缓缓打开,露出里面的墓道。

墓道里很宽敞,墙壁上挂着很多苗族的腊肉和玉米,像是有人经常在这里居住。走了大概五十步,眼前出现一个圆形的墓室,墓室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木棺,木棺上刻着苗族的祖灵图案,周围放着很多珍贵的文物——青铜剑、玉璧、银饰,还有一些竹简,竹简上写着苗族的巫蛊秘籍。

“这就是苗祖墓!”石阿婆激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,她对着木棺深深鞠了一躬,“祖先在上,我们终于找到您的安息之地了,我们一定会保护好苗族的文化,让它代代相传!”

李教授小心翼翼地拿起竹简,仔细看了起来:“这些巫蛊秘籍太珍贵了!里面记载了很多治疗疾病的方法,还有一些生态保护的知识,对现代医学和环保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!”张科长也很兴奋,他拿出手机,给文物局总部打电话,让他们派专业的团队来整理文物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