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8章 尸易无限(143)(1 / 9)

加入书签

湘西的雨比武夷山的更黏腻,车刚开进凤凰古城,雨丝就裹着水汽往车窗上贴,模糊了窗外吊脚楼的轮廓。林野把青铜罗盘揣进内兜,指尖触到罗盘边缘的刻痕——那是爷爷当年用小刀刻的“野”字,此刻正随着车身颠簸,轻轻硌着他的肋骨。

“这地方看着比武夷山热闹多了!”阿凯扒着车窗,眼睛里满是好奇,“你看那河边的吊脚楼,还有挂在门口的红灯笼,跟电视剧里一模一样!”他背上还背着那个装着越族文物照片的防水包,包带已经被磨得发亮,那是这一路冒险留下的痕迹。

李教授坐在副驾驶座上,手里翻着一本泛黄的《湘西苗族志》,时不时停下来划重点:“根据记载,湘西苗族有个‘巫蛊坛’,传说是用来存放苗族圣物的,就在凤凰古城西边的‘腊尔山’上。不过那地方地势险峻,还有很多苗族的古老禁忌,咱们得先找当地的苗族向导带路,不能冒失。”

张科长开着车,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慢慢行驶:“我已经联系了当地文物局,他们说有个叫石阿婆的苗族老人,世代住在腊尔山脚下,对山里的情况很熟悉,还懂很多苗族的古老习俗,咱们先去见她。”

车停在一家挂着“苗家客栈”招牌的吊脚楼前,石阿婆已经在门口等着了。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苗族服饰,头上裹着绣花头帕,手里拿着一根拐杖,拐杖顶端刻着苗族的图腾——一只展翅的雄鹰。看到林野他们,石阿婆笑了笑,露出嘴里的银牙:“你们就是来寻巫蛊坛的吧?跟我来,咱们屋里说。”

客栈的堂屋很宽敞,中间摆着一张八仙桌,桌上放着一壶苗家米酒和几碟腌菜。石阿婆给大家倒上米酒:“腊尔山不好走,山上有很多‘蛊洞’,不小心掉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。而且巫蛊坛有苗族的祖先守护,外人要是乱闯,会被‘蛊灵’缠上的。”

林野掏出怀里的青铜罗盘,放在桌上:“阿婆,我们不是来破坏的,是想保护苗族的圣物,让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。这罗盘是我爷爷留下的,据说能指引找到古老遗迹,您看它能不能帮上忙?”

石阿婆盯着罗盘看了半天,突然眼睛一亮:“这罗盘上的刻痕,跟我们苗族巫蛊坛的图腾很像!看来你们真是有缘人。不过要去巫蛊坛,得先准备‘避蛊药’,还要学几句苗族的‘敬祖语’,不然连山门都进不去。”

接下来的两天,林野他们跟着石阿婆学习苗族的习俗。石阿婆带着他们去山里采摘草药,教他们怎么制作避蛊药——把艾草、菖蒲、雄黄酒混合在一起,装在小布袋里,挂在身上就能避开蛊虫。她还教大家说敬祖语,虽然发音晦涩,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,尤其是阿凯,练得嘴巴都酸了,还是不肯停下。

出发那天,天刚蒙蒙亮,石阿婆就带着大家往腊尔山走。山上的雾气很重,能见度只有几米,脚下的路全是泥土和碎石,一不小心就会滑倒。石阿婆走在最前面,拐杖在地上敲打着,嘴里念念有词,像是在跟山里的祖先打招呼。

走了大概两个小时,前面突然出现一片茂密的竹林,竹林入口处有一块巨大的石头,石头上刻着苗族的图腾。石阿婆停下脚步,对大家说:“这里就是巫蛊坛的山门了,你们得对着石头说敬祖语,不然石头不会移开。”

林野深吸一口气,按照石阿婆教的,对着石头念起了敬祖语。刚念完,石头就“轰隆”一声,缓缓向一侧移开,露出一条狭窄的通道。通道里黑漆漆的,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草药味,像是有人经常在这里打扫。

大家跟着石阿婆走进通道,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刻着很多苗族的图案,有苗族先民狩猎、耕种、祭祀的场景,还有一些复杂的蛊术咒语。李教授拿出相机,小心翼翼地拍照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:“这些图案太珍贵了,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文化有重大意义!” <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