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章 “吾已预判,贼军之所预判也(4 / 6)
治理,不进反退!
和河西一山之隔的青海(西海),明初本来也在掌握之中。如今倒好,完全成了蒙古人的牧场,硬生生的搞出一个实力不弱的西海蒙古!
甘肃巡抚叶梦熊叹息一声道:“制军的疑惑,下官也早有思虑。甘肃军户、马户之沦落触目惊心。河西民风彪悍,汉番糅合,以至于小乱不断,贼寇如毛。所谓西北响马,也多处于此。”
“这次庆逆自立伪朝,河西汉人从逆者众,自是平时心中对朝廷早有不满。以我所见,应该用重典严加惩治,凡从逆百姓皆为贼寇,宜铁腕镇压,一体诛杀,以儆效尤。
叶梦熊作为甘肃巡抚,是监军团中仅次于朱寅的文臣,他的话分量很重。
但是他的意见,朱寅却不以为然。
朱寅摇头道:“抚军此言差矣。河西百姓,亦是大明百姓,皇上赤子,所谓从贼附逆,也是贼军蛊惑,官吏欺压至此,他们怎么真的喜欢反叛呢?岂不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?”
“河西汉番百姓三百万人,若是铁血杀戮,怕是越杀贼寇越多,河西就再无宁日。就算真的有用,杀光了河西百姓,收复河西又有何用?”
戚继光道:“当年东南倭乱,沿海很多百姓因通被杀,可倭寇越是越杀越多,越杀越强。究其根源,明着是通倭,其实是对官府不满。贪官污吏越多,盗贼就越多,造反的人也越多。光杀是没用的,终究还是一个治字。”
“如果跟着贼军日子反而更痛快,难道他们会因为是大明的百姓,就站在朝廷这边吗?”
朱寅道:“这就是今日军议第一个意思。河西很多军户支持庆逆,那是之前河西军户日子太苦。我军要尽快击败贼军,就要让他们知道,朝廷不会不管他们。”
“我准备上秦朝廷,在甘肃镇设立州府,改军户、马户为民户,并且免征赋税五年。另外,凡是不再归附伪朝的百姓,一律既往不咎。我希望诸位和我一起上奏。”
“否则,西北迟早会有人造反,造大反。”
朱寅知道,明末西北造反的主力,就是西北诸镇的军户。军户是最惨的,受到双层欺压,人身自由还不如农民。
民户受到州县官员管辖,就算吏治腐败,社会多少还在国家律法所及之处。
可是军镇就不同了。
戚继光点头道:“是该在甘肃设置郡县了。这军镇长期由各级军官管辖,实在是粗暴简单,军户生死荣辱,都操之军官之手,就算被无辜打死,也说是触犯军法,名为军户,实与奴隶无异。”
叶梦熊同意朱寅的方案。郑国望和郝运来也表示附议。
朱寅知道改军镇为郡县的提议很难被朝廷通过。因为涉及到的利益太大。可如果借着这次河西之变,只改甘肃一镇,还是有希望的。
朱寅说完了这些,这才说起军事。
“有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