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章 “吾已预判,贼军之所预判也(3 / 6)

加入书签

其实还有另外一层考虑。

    六月流火,天气极其炎热。

    红山峡谷的明军大营,却能借助河谷和峡谷的凉风,减轻西北烈日的炙烤。

    数以万计的战马、骡马、骆驼,在庄浪河下游饮水。数里外的上游,则是大群大群的明军将士,在河边洗澡冲凉。

    还有很多将士在河边的杨柳林里纳凉,解开头发捉虱子。一副副的盔甲挂在树上,密密麻麻。

    河水吹来,整个河谷都是汗酸味。

    很多人都说,制军相公选了个好地方扎营。

    凉快。

    距离河谷不远的峡口大营帐中,朱寅等人正在军议。

    朱寅坐在上首之左,戚继光坐在上首之右,两侧下首依次坐着叶梦熊、郑国望、李如松、郝运来、萧如薰、陈琳、李如松、秦良玉、熊廷弼等将领,济济一堂数十人。

    朱寅没有穿盔甲,只穿着一件凉快的罗衫,轻袍缓带。也没戴帽子,只用一顶清凉的网巾。

    少年轻衫落落,犹嫌清稚的脸庞芳华翩翩,却满是睿智沉稳之色,一副矜贵士大夫的派头。

    他手持一尺长的虎牙化石,点着地图道:

    “如今,兰州和庄浪以北,长城以西,祁连山以东,嘉峪关以南,已经全部被西海蒙古诸部、大、小松山蒙古部落、阿拉善蒙古部落、反叛的明军边兵占领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为了对抗平叛大军,都奉伪帝为主,意图利用伪帝的旗号,挟卷河西百万汉人割据河西。眼下投降伪帝的甘肃武官,百户以上就有数十人,千户七八个,指挥使,同知、参将、游击都有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普通军士、军户,投靠的就更多了,数以万计!与此相反的是,甘肃一镇的文官、小吏,大多被叛军斩杀,很多世袭武官,豪族也被斩杀,满门死绝。”

    “河西两百多万汉人,原本应该响应朝廷,抗击贼军。可是很多人却纷纷从贼附逆,参加贼军,这是为何?”

    朱寅说到这里,语气略带金石之音,目光扫了一眼叶梦熊。

    他其实不是责难叶梦熊,而是表示对明廷的不满。

    晚明时期的甘肃镇已经有三百万人口,光是汉人就超过二百万。

    可是明廷却始终没有恢复汉唐时期的郡县,仍然使用军镇模式。

    这种不同于内地粗放管理模式,使得军户不但沦为军官的农奴,而且军官也被朝廷派遣的监察官员欺压,始终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理,各种矛盾尖锐,社会动荡不安,情势十分复杂。

    洪武时期为了开发河西,大量迁徙南方人口去甘肃镇,为的就是时机成熟后恢复郡县,巩固西北边防,进而开发西域。

    可是两百年过去了,明廷对河西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