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二章 被嫉妒(2 / 6)

加入书签

nbsp;   真是太小儿科了。两百多字的《大学》本经,一字不漏的背下来,十分熟练。

    简单吗?

    短短两百多字,那是真简单。

    然而就是这两百字,后世很多搞文科的博士教授都背不下来,可能只会几句。

    后世很多人以为,《大学》很长,可本经其实只有两百字出头。就算加上“传”,也就是经传合一的《大学章句》,也才两千字。

    众人听到朱寅背完《大学》本经,不禁有点讶然,似乎有点刮目相看了。

    不是因为朱寅能背《大学》本经,那算个鸟。

    而是因为朱寅的气度!

    这孩子第一次进入国子监,年纪这么小,当着师长和这么多师兄的面,居然一点都不慌。

    小小年纪气度从容,言行举止落落大方,声音虽然清雅,却沉郁悠长,抑扬顿挫,宛如洛下书生咏。

    明明是个稚子,偏偏已有名士之风。

    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派头。这哪里像个孩子?

    此子,多半是哪家豪门大族的子弟了。

    实际上,只有朱寅自己知道,他是以话剧吟诵的方式,在背诵《大学》本经。

    可看在众人眼里,就成了洛下书生咏的魏晋风度。

    因为明朝书生背书的风格是一板一眼,用《洪武正韵》字正腔圆的的背诵,方正有余,韵味不足,缺了那种潇洒的魏晋风度。

    在朱寅看来,就是功能性多余,审美性不够。

    李助教露出一丝赞赏之色,笑道:“子有魏晋风?善哉。嗯,你再背《章句》第三第四章。’

    难度加大了一点。

    但对有基础的朱寅来说,还是小儿科。朱寅开口吟诵道:

    “汤之《盘铭》曰: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...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。”

    “《诗》云,邦畿千里,维民所止。《诗》云:“蛮黄鸟,止于丘隅。”子曰...可以人而不如鸟乎?”

    “...穆穆文王,於缉熙敬止。为人君,止于仁;为人臣,止于敬;为人子,止于孝;为人父,止于慈;与国人交,止于信....”

    须臾之间,朱寅就朗朗背完。

    语调同样是舞台吟诵风,也就是众人认为的“洛下书生咏”。而且他还有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。令人赏心悦目。

    与其说是背书,不如说是表演,感染力很强。

    李助教对朱寅的评价,更高了一些。

 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