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2章 贞节牌坊01(1 / 2)

加入书签

董鄂氏:“可不是嘛,累死累活这么多年,终是有了结果。”

两个儿子皆有了着落,孙子也要有了,不枉她争了这么多年。

苏策丽从族里回到圆明园牡丹亭,路过前院几人办公的书房,抬脚走了进来。

下人行礼的声音惊动了里面做事的三人,胤?抬头见是她,嘴角咧开,起身将她迎进书房,安置在他刚才坐的椅子上。

胤?拿了个扇子给她轻轻的摇着降温:“你怎么自已回来了,不是说好等我去接你嘛?这会回来,外面热着呢,你遭老罪了。”

苏策丽经常回族里,胤?有差事,没法一直待在安达拉氏。

但是苏策丽来往他是会接送的。

苏策丽:“在马车里置了冰,路上不热,想着你每天忙着,老让你来接费时间,就自已回来了。”

胤?的嘴咧得更开,露出两排整洁的白牙:“接自已的福晋,哪有费时间的事。”

苏策丽按了按他凑过来的头:“得了吧,你好好办差,我坐着看你们做事。”

来宝端上一碗冰饮子,胤?殷勤的接了过来递到苏策丽手里:“你先用着,我将手头上的几个折子处理完就跟你回去。”

苏策丽用完冰饮子,见着几人皆在干活,无事可做的她随手翻看着桌子上的折子。

前面几本皆是各地的常事,苏策丽翻翻就过去了。

正觉得折子无趣时,手中折子上的‘节妇’两个字吸引了她的注意力。

一通看下来,发现是徽州上的折子,主要是为去年当地的节妇申请贞节牌坊。

区区一个徽州,一年登记的节妇人员竟然超过了千位。

苏策丽对外面女子的三从四德有个大概的了解,到底生长的环境不一样,对一些细节的事情不怎么清楚。

以前南巡时有看过当地的贞节牌坊,她以为是当地的风俗,没怎么在意。

如今折子都上到胤?这里了,可见不是某一地的风俗,而是大清的制度。

秉着不懂就问的原则,苏策丽问道:“

胤?与胤禟两人对视一眼,没吭声,实在是外面奉行的贞节与安达拉氏没有半点关系。

胤祥见两位兄长没回话,解释道:“皇阿玛有令,有贞节牌坊的人家可以免赋税。”

苏策丽眉头皱了皱:“皇阿玛怎会下这样的旨意,不等于是断了节妇再嫁的路吗?”

一点点免赋税的甜头对于百姓家庭来说,足以让一个女子搭上一生。

年纪大的节妇倒没关系,要是节妇是二十岁左右的人,贞节牌坊对于她们来说就是害人的玩意。

一个省

按这样算,整个大清一年最少有几万新增的节妇被贞节牌坊压着。

胤祥:“皇阿玛早些年出巡到地方,听闻当地一寡妇年轻时失去丈夫,没有改嫁,用心培育膝下五子。”

“几十年后,五子皆有了大出息,或是状元或是将军富商,带动乡亲邻里过上好日子,皇阿玛感叹那位寡妇的不容易,特赐贞节牌坊以示鼓励。”

“致使越来越多地方申请贞节牌坊。”

“皇阿玛体谅寡妇失去顶梁柱,生活不易,帮扶一下,便赐批了贞节牌坊为免税标杆。”

苏策丽将折子放到胤?面前:“真正的节妇需要帮助,怕就怕在有人为了免赋税,故意拦着节妇再嫁。”

“区区一个州,便有上千人如此,整个大清,有多少节妇是心甘情愿被贞节牌坊压着的?”

胤?成为太子几年,但接手大清土著内部的事情是这两年慢慢过渡下来的。

他前面没来得及翻看这本折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