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1章 江南科举舞弊案13(2 / 2)

加入书签

舞弊案皆是涉案人员斩首,抄家三族,三代内不得参加科举。”

“如今同样是科举舞弊,时间才过去一个多月,若是这批人处罚的比上次轻,恐会引起争议。”

胤?知晓康熙在担心什么,道:“皇阿玛,据两淮盐运使于星辰传来的消息,盐商最近的动作有些多,为了获得高额收入,没少使手段。是时候改变盐商局面了。”

康熙往椅子上一靠,缓缓道:“盐商,自古便是个大问题,你有何办法改变这点?”

胤?:“我们一起商量出了个办法,便是取消盐商考核制度,无需盐引,改为人人皆可卖盐。”

康熙:“盐商、盐引,皆是盐税的关键,将这些取消了,如何收取盐税?”

他们大力管控盐,一为稳定经济,二为避免盐商偷税。

胤禟:“皇阿玛,后面的盐税可在商人去制盐办领盐时直接收取,从源头把握住盐,无须再去管市场上的盐如何通行。”

“比如商人可自由穿行到其他地界卖盐,只要不超过我们定制的最高盐价,他们想卖多少钱皆可以。”

“卖盐的商人暴涨,为了竞价,市面上的盐便不会像现在一样出现太离谱的价格,以致于百姓吃不起盐。”

康熙:“以制盐办的卖价收盐税,每年的税收将会少了大半。”

制盐办的卖价与商人的最终卖价差别太大,以前的盐税是以商人的卖价收税。

十几年前,大清的盐税占了近一半税收,其中江南便占了四分之一。

一下改成按低价收税,盐税便不再是税收大户了。

胤?:“皇阿玛,有了商院,我们不差这些钱;除此之外,农税现在也在暴涨,能弥补盐税的缺。”

新税法下去,很多原先以各种手段规避税收的土地都交税了。

百姓们少了人头税,明确了各种税收,不用担心苛捐杂税,有了希望,有着开荒的种种实惠,每年的田地都在上升。

现在的农税收入比以前有人头税时收的还多。

有钱人康熙对钱没以前在意了:“税收一事暂不说,制盐办这边不会同意跨地区卖盐,你们该如何说服他们?”

胤?:“为何要说服他们?我们多开几百个盐场,商人喜欢去哪个盐场贩盐便去哪里。卖不出去的盐场该自已想办法。”

“胜者长存,败者淘汰,是自然法则,有何好抱怨的,总不能让百姓为他们的不上进掏腰包吧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