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集 平梁灭蜀(6 / 9)
。
温韬曾盗掘唐朝诸帝皇陵,其罪本与朱温相埒,李存勖并皆未予追究。
此举一出,大安各镇节度及刺史之心,以致河南地区皆受后唐敕命,愿为藩属。
因庄宗李存勖曾兼任河东、魏博、成德三镇节度使,为实行三都建制。
其中太原号为西京,魏州升为兴唐府,号为东京,镇州升为真定府,号为北都。
此时既灭后梁,李存勖将后梁西都洛阳改称东都,并定为后唐国都,自晋阳迁治所于此,以雍州京兆府长安为西京。
由此原西京太原改称北都,东京兴唐府改称邺都,北都真定府则废除都号,复称成德军镇州。
四都既定,只余岐国凤翔,便为眼中之钉,肉中之刺。
岐国主李茂贞据有关中凤翔一带,强盛时辖有二十余州,但前因屡被后梁、前蜀所败,最终只剩七州之地。
李茂贞因势力较弱始终不敢称帝,而是沿用唐朝年号,以与后梁对抗。
此时闻说后唐灭梁,李茂贞心中不安,于是上表称臣致贺,因与李克用曾约为兄弟,便以庄宗李存勖叔父自居,命其子李从曮入东都洛阳朝贡。
李从曮在洛阳亲见唐军军容之盛,回报其父。
李茂贞更加忧惧,遂上表朝廷,请行藩臣之礼。
唐庄宗倒也颇给这位叔父面子,改封其为秦王。
李茂贞封秦王后便与世长辞,终年六十九岁,谥曰忠敬,按下不提。
西元九二四年,乃蜀主王衍乾德六年。
王衍派出欧阳彬等通好使团,自以为天下就此太平,由是心中大定,驾坐成都闲来无事,宣布改明年为咸康元年。
正值金秋九月,神清气爽季节,王衍奉其母太后,携妻徐妃及佞臣内侍等,率禁军万人,同游于青城山上,驻陛于上清宫中。
当时令宫人皆衣道服,顶金莲花冠,衣画云霞,望之皆若神仙。
及侍宴酒酣,皆免冠而退,则其髻髽然,东倒西歪,不复成体统。
又在山上构筑怡神亭,以佞臣韩昭等为狎客,杂以妇人,以恣荒宴,自旦至暮不息。
时有嘉王宗寿侍宴,因以社稷国政为言谏奏。
佞臣潘在迎恐阻皇帝游兴,便在嘉王流涕上奏之时玩笑道:嘉王酒量不济,还没有饮多少,便醉倒失态矣,好哭如此。
蜀帝大笑,因命众臣翻恣谐谑,取笑而罢。
王宗寿哭笑不得,愤恨退出。
自此满朝忠正之臣结舌,再复无人肯为江山社稷进言。
王衍为人冲呆,身为皇帝,却专心淫乐,便将军国之政咸委于他人,更不过问。
因命王宗弼为六军使,总揽边疆外任;宋光嗣为枢密使,总理内政。
二人一武一文,皆攀比搜刮民财之能,谄媚国主之技,更无丝毫心思致于朝政社稷。
东川节度使宋承葆心忧国事,乃上疏献计:唐国兵强马壮,以朱梁之盛,亦不免为其所灭。
今竟向我卑辞示弱修好,必有所图,不问可知。
陛下若不早为防备,后将焉救?
王衍便问:若依卿计,则如何防备?
宋承褒:请于嘉州沿江造舰五百艘,募水军五千,自江下峡;臣以东师出襄、邓二州,水陆俱进,东北沿边,严兵据险。
南师以出江陵,利则进取,否则退保硖口,亦可保万一。
又选三蜀骁壮三万,急攻岐、雍,东据河、潼,北招契丹,啖以美利,见可则进;否则据散关以固吾圉,事纵不捷,亦可攻入敌人之心腹也。
王衍笑道:贤卿之谋,便是当年诸葛武侯穷十年之力而为,终不能见功,反耗散国力,使后主欲守不能,面缚而降者。
卿自忖才能过于孔明否?若是不能,贤卿休矣。
于是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