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集 平梁灭蜀(2 / 9)
此军威大壮,与梁军攻守之势渐为逆转。
王彦章歇兵旬月,复来急攻杨刘,再次被唐军击败,遂撤师西归,退保杨村。
如此征战两月有余,大小一百余战,王彦章孤军面对唐军三路兵马,且一路是唐天子亲征,一路是第一战将李嗣源,郭崇韬复又智计百出,皆非易与之辈。
王彦章便与诸将闲论:我等在此苦战,朝廷尚不知乎?何无一兵一卒前来相助耶!
话犹未落,门军入报:朝廷天使到来,并有大将段凝引二百亲军相随。
诸将闻此皆怒:只带二百军来,济得甚事!
王彦章道:莫非大队人马在后未至,先来传信于我?必是如此。
朝廷没有忘记我等,那便好了,那便好了!
遂引众将出迎钦差,因为心情激动,竟至脚步都有些踉跄。
众将看到主将如此,知其这两个多月殚精竭虑抗敌,不眠不休,以致如此。
不禁皆为其感伤,且为朝廷终派援兵而慰。
钦差见王铁枪亲自迎出,虚言客套几句,进入中军大帐,面南而立,宣读圣旨:皇帝诏曰。
王彦章受领重任,却有意怠军,经月来屡战不胜,空费时日,又耗朝廷粮饷,折损将士。
今召回朝廷叙罪,另委段凝代替其招讨使职务。
旨达即行,休得违误。
王彦章跪听圣旨已毕,不由惊炸,气愤填胸。
诸将皆大哗而起,便要抽刀拔剑,欲先杀段凝,再找天使理论。
画外音:原来末帝朱友贞此旨,是段凝因前番梁军在德胜城大捷,以为唐军不堪一击,欲得战功兵权,遂向朝廷大臣行贿;又与赵岩、张汉杰等人合谋,向梁帝隐瞒王彦章战功。
又于王彦章战败之时,故意夸大败绩,诬陷其饮酒轻敌。
朱友贞受惑,这才下旨换将。
王彦章此时本已神魂俱惫,闻旨本来怒火大炽,转念一想,倒也松一口气,当下止住众将,交卸帅印兵符,即随天使回汴梁而去。
段凝送走天使及王彦章,便即登台拜帅,高坐虎皮高交椅,号施令,得意洋洋。
王彦章回到汴梁,歇息体力充足,又饱睡一晚,次日上殿,便在朝廷上慷慨陈辞,力言自己连月来战功,并无一句虚言。
梁末帝闻罢黯然无语,心中大悔。
赵岩、张汉杰却暗中指使有司弹劾,说王彦章在帝前不恭,恃功倨傲。
梁末帝以为有理,遂令王彦章卸职回家思过。
王彦章更无他话,回至府中便闭门杜客,高卧而睡。
梁军更帅换将消息,早就报到唐营。
唐庄宗被王彦章引兵死死拒住黄河,且有攻有守,正感无计可施,忽闻细作报说王铁枪莫名其妙被梁主召回,不由惊喜若狂。
于是立即下令:命李嗣源佯攻杨村,拖住段凝;自引大军南下,全力向兖州进攻。
兖州守将不敌唐主攻势,急遣使回汴州告急。
梁末帝无奈,只得命众臣亲到王彦章府中相请,再度委其披甲挺枪,前至兖州迎战李存勖。
此时后梁主力皆归段凝统领,国中更无精兵可用。
朝廷只得尽搜汴梁城中所有,将五百名新经招募骑兵都交给王彦章,另派张汉杰监军。
王彦章说不得放下恨怨,率军渡过汶水,计划进攻郓州,强迫唐军自兖州回兵来救,再伏兵于道击之。
但天厌朱梁,欲灭其祚,王彦章刚至递坊镇时,便被后唐军精骑袭击。
王彦章虽勇,奈因兵少不敌,只得复又撤至中都。
时年八月,梁末帝朱友贞不知前线形势如何,便下旨部署全部梁军四路反击:命段凝攻澶州、董璋攻太原、霍彦威攻镇州、王彦章攻郓州。
且严命务必于十月向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