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集 军阀混战(7 / 9)

加入书签

李亚子,李克用虽死犹生。

我子与其相比,便如猪狗。

恨我百年之后,大好江山基业,必为李克用子所得!

此番朱全忠无奈之叹,岂非当年武侯诸葛亮心中所想!

按下晋阳,再说陇右。

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自闻朱温篡唐建立后梁,紧决不予承认,自己仍用唐昭宗天佑年号,以示与后梁对抗;并联合前蜀王建虚张声势,布讨伐朱温檄文,声称要兴师问罪。

其后江淮诸侯中,强者先后称帝,唯独李茂贞只称岐王,不立帝号。

但亦开府设置百官,以其所居为宫殿,妻称皇后,仪仗同于皇帝,并无两样。

史说李茂贞形如老鼠,颇多机智谋略,对于用兵打仗之事,一经耳闻眼见,便不会忘。

却又性格宽宏,甚少猜疑,因此能得部众拥戴,皆愿跟随。

曾有人诬告部将符道昭谋反,符道昭无以自辩,心中惶恐不安。

李茂贞则亲到符道昭府中,撤掉卫士,在其府中饮宴至晚,熟睡一夜而回。

其又尽心侍母至孝,母丧时哀毁愈度,闻者无不赞扬。

李茂贞虽有仁孝之德,且宽容大度,奈统兵无方,滥封乱赏,军无纪律,故无战力,故为朱温所欺,常求助依附于李克用。

乾宁二年,夏州定难军兵马使李思恭死,部将推举其弟李思谏为定难节度使、承袭夏国公爵位,检校司徒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
八月,邠宁节度使王行瑜要求唐廷加封尚书令不成,与凤翔节度李茂贞举兵进犯长安。

李思谏弟李思孝与河东大将李存信合兵勤王,攻打叛军。

李茂贞听说河东兵马杀到,不敢与李克用为敌,遂斩杀养子李继鹏,并上表请罪。

唐昭宗以李思谏为邠宁东北面招讨使,兼宁塞军节度使,以分李茂贞权势。

李茂贞拒不奉诏,再次兴兵逼近长安。

唐昭宗逃奔华州,诏封李思谏讨伐李茂贞,李思谏并未出师,李茂贞自动退军。

邠州节度使李继徽原名杨崇本,乃李茂贞养子,欲替义父出气,遂率领六镇兵马攻打夏州。

李思谏遣使去朱温处告急,朱温派部将刘知俊等击退李继徽。

朱温篡位称帝,授李思谏为检校太尉、兼侍中,并兼邠宁节度使。

次年十一月,李思谏卒,三军拥立李思恭之孙李彝昌为夏州留后兵马使、邠宁节度使。

西元九一四年,后梁乾化四年,十二月。

邠州节度使李继徽被其子李彦鲁毒死,李彦鲁自为留后节度使。

次年四月,李继徽义子李保衡又杀李彦鲁,自称留后,并以邠、宁二州投降朱梁。

同年五月,李茂贞派彰义节度使刘知俊率军夺回宁州,进围邠州,被梁将霍彦威全力固守,岐军围攻半年不克。

十一月,刘知俊势穷降蜀,李茂贞又以长子李从曮继镇泾原。

后梁贞明二年十月,蜀主王建伐岐,进击陇州,继任邠州节度使李继岌率众弃城降蜀。

李茂贞遂废保胜军,将陇州并隶凤翔镇。

西元九一八年,前蜀光天元年。

先主王建病死,太子王宗衍即位。

后改名王衍,年号乾德,上先父王建庙号为高祖,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慧皇帝,并以生母徐氏为皇太后,姑母为皇太妃。

王衍即位为帝时年仅十七岁,不会处理朝政,同时也志不在此,便干脆将军国大事皆托于宦官,自己则每日寻欢作乐。

至此前蜀朝廷混乱不堪,宦官弄权,皇太后与太妃公开卖官鬻爵。

一众权臣也不愿落伍,礼部尚书韩昭主持考试选才,更是公然收贿舞弊。

并厚颜无耻奏请后主王衍,要求把蓬、渠、巴、集数州刺史位置给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