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集 军阀混战(5 / 9)
道:我百战而立此基业,此辈岂能守之乎!
于是后悔,欲改立信王宗杰。
不料信王无此福?,突然暴死。
王建疑是徐妃下毒致死,但又不愿深究。
前蜀光天二年六月,王建病笃。
在弥留之际,遗诏说道:若太子确实不堪为帝,则置于别宫,另立贤者,休要害其性命。
嘱罢遂死。
众臣举哀,奉太子王宗衍为帝,将王建下葬永陵。
便在此时,李克用兵败退往云州,与契丹部族可汗耶律阿保机在云中结为兄弟,约定共同对付朱全忠。
天复六年,梁军攻打沧州,燕王刘仁恭向李克用借兵。
李克用痛恨刘仁恭反复无常,不允其请。
儿子李存勖进谏道:今天下大势,归梁者十有七八,所忌惮者惟有燕晋合盟。
争天下者不计小节,我如助燕,其必记我恩德,实为一举两得也!
李克用深以为然,于是派勇将周德威引兵五千,往助燕王。
周德威一举攻破潞州,梁将丁会被俘,只得投降。
遂使李嗣昭为潞州留后,沧州之围遂解。
朱全忠闻说潞州复被晋军夺去,甚不甘心,便命陕州节度使康怀贞领兵八万,又魏博之兵二万,共起十万大军,会攻潞州。
六月,后梁军进抵潞州城下。
晋国留守使李嗣昭见后梁军势盛,遂与副节度使李嗣弼避不出战,婴城固守。
一面遣使飞报太原,向晋王告急。
李克用闻报大惊,乃聚众将说道:朱温此番十万大军来夺我潞州,其势非同小可,是欲寻我决战也。
不知哪位将军敢为先锋,领兵前去救潞州之困?
话犹未了,帐下一员大将出班,上前叉手施礼道:大王休长他人志气,灭我自家威风。
末将不才,愿请令前往潞州,必擒敌将献于大王帐下。
诸将一齐扭头观看,见请令者正是晋王手下第一位智勇双全之将,官拜检校太保,赦封代州刺史的周德威。
晋王大喜道:若是贤卿肯去,那康怀贞不是你对手,孤心得安。
孤封你为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,赐以符节,授便宜行事之权,可先斩后奏。
领兵五万前去,孤大军为卿合后。
周德威领旨谢恩,即刻领兵起行。
字幕:周德威,字镇远,小字阳五,朔州马邑人。
周德威随李克用征战十数年,屡破梁军,每立战功。
自李存孝及李存信先后亡故,便为晋王驾下将,名震天下。
此时既奉晋王将令,周德威便率马军都指挥使李嗣本、马步都虞侯李存璋、先锋指挥使史建瑭、铁林都指挥使安元信、横冲指挥使李嗣源等一班诸将,点了步骑精兵五万,离了晋阳,前往救援潞州。
八月之初,时近仲秋。
周德威兵至余吾,排布军马,扎下营寨,命史建瑭、安元信、李嗣源三路兵出,前往冲突梁军后营。
梁将康怀贞闻报周德威兵至,不敢怠慢,即遣亲骑都头秦武领兵阻击。
晋军三位大将齐出,秦武不是对手,一战而败。
周德威见前军得胜,遂挥师进至潞州城外,在梁军营外扎营,阵后结阵。
康怀贞由此两面受敌,支吾不住,只得遣使往开封求救。
朱全忠得到告急战报,因康怀贞久战无功,遂勃然大怒,诏命贬为行营都虞侯,复命亳州刺史李思安为潞州行营都统,率河北兵疾趋潞州。
李思安领命率兵到达,于晋军外围增筑深沟高垒,与康怀贞部形成内外夹寨,以为内防城内守军外突,外可抗击城外援军,固若金汤,滴水不漏。
同时又征调山东百姓运粮支前,以为长久之计。
<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