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集 开元天宝(5 / 7)

加入书签

党以打击政敌、又招权纳贿,便被玄宗毅然罢相,代以禀性耿直、清廉自律之宋璟为相。

宋璟为政,直言上谏、不树私恩、严于律己,且继续施行姚崇时期善政,绝不因人废事。

但最后宋璟因工作失误,以及过于守旧,亦仍被李隆基罢相,代以张嘉贞接替。

其后不久,张说又取代张嘉贞。

张说上任之后,大刀阔斧改革,裁减边防军二十万,将府兵制改成募兵制;又改革宰相机构,将“政事堂”

改为“中书门下”

,增加中书省权力;又自任集贤殿座,以延揽名人雅士。

在张说辅佐下,开元盛世展至极顶。

开元十三年,唐玄宗率百官、贵戚及四夷领,从东都出,至泰山封禅。

张说后继数任宰相,都因不和而被罢免。

开元时期最后一位贤相,乃是岭南才子张九龄,凭借才华出众被玄宗相中,得以入阁以掌权衡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张九龄看重品德才干,而不重其家世背景。

在吏部参与选拔官吏之时,一直主张公正选才,量才使用。

同时对于玄宗李隆基每有过错,也必及时劝谏,既不以天子好恶让步,亦不因玄宗知遇之恩而隐瞒实情。

李隆基不仅慧眼识贤,还对吏治亲自进行整治。

因精简机构,裁减冗员;确立严格考核制度,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,纠举违法官吏,严惩不怠。

又恢复谏官及史官参议制度,并重视县令任免。

李隆基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,优秀者当即提拔,无能者马上罢黜。

李隆基知人善任,赏罚分明,办事干练果断,是其能开创开元盛世主因。

然而开创盛世之后,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,沉溺于享乐之中。

先前励精图治精神,改革时节俭之风,皆都荡然无存。

开元二十五年,李隆基因听信所宠武惠妃谗言,将太子李瑛、鄂王李瑶、光王李琚三子废为庶人,后并杀害;次年改立三子忠王李亨为太子。

武惠妃死后,李隆基日夜寝食不安。

因闻武惠妃所生寿王李琩妃杨玉环美貌绝伦,艳丽无双,于是不顾大礼,纳为己妃。

杨玉环懂音律,擅长歌舞,可谓玄宗知音。

自此之后改元天宝,唐玄宗愈加骄奢淫逸,挥霍无度,对后宫赏赐不计其数。

户部郎中王鉷投其所好,岁贡额外钱百亿万,贮于内库,以供宫中宴赐,且还告诉玄宗道:此皆不出于租庸调,无预经费。

玄宗不问经费来源,反以王鉷为御史丞、京畿采访使,任其刻薄下僚,转剥黎民。

国舅兼宰相杨国忠为讨好玄宗,屡次报告说仓库如何丰富,且将各地应输往京师租税兑换成布帛,存于左藏,请玄宗帅群臣参观。

玄宗看罢大喜,遂视金帛如粪壤,赏赐贵宠之家,无有限极。

宰相张九龄等人因屡次劝谏,先后皆被罢官,李林甫因善阿谀爬上相位。

李林甫被人喻为“口有蜜,腹有剑”

,凡才能在其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者,必都千方百计除之。

且是表面友好,暗中阴谋陷害。

又收买天子左右,悉知皇帝举动,以备迎合帝好。

天宝六载,玄宗竟将天下贡物都赐给李林甫。

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后,费尽心机讨其欢心。

因其酷爱时裳,便置后宫专门为贵妃量体裁衣者七百余人。

又贵妃爱食荔枝,遂下令开辟从岭南到京城长安贡道,以便荔枝能及时快马运到长安。

由是举朝奢侈之风炽盛,大臣、贵族、宗室无不专投杨贵妃所好。

贵妃族兄杨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