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集 韦后败亡(4 / 7)

加入书签

后无论薛怀礼还是二张,或是武承嗣及武三思,亦或是韦氏母女及太平公主,对此位少年亲王皆都熟视无睹,便无世间并无此人一般。

即便是其生父相王李旦,也不知此子胸中藏有三韬六略,纵横奇术,胜过百万雄兵。

自李旦被祖母武则天废除帝位,就此迁居东宫,闭门不出。

根据宗室祖制,李隆基七岁开始出阁,建置官属。

但因尚方监裴匪躬、内常侍范云仙私自谒见皇嗣李旦,武则天杀死二人,严令禁止李旦接见公卿大臣,李隆基兄弟再次入阁,幽闭宫中,不出门庭者十余年。

便在此时,李隆基得传定唐令及鬼谷秘籍,始习道术兵法,悄悄担起复兴唐室大任。

长寿三年,李隆基生母窦妃被户婢韦团儿诬谄“厌蛊咒诅”

,与刘妃被秘密杀死。

生父李旦也被诬告有异谋,幸亏太常工人安金藏大义剖腹,证明皇嗣不反,才躲过此劫。

此后在李旦妾室豆卢氏及姨母窦氏抚养照料下,李隆基方得屡渡险关,长大成人。

在宫中被幽闭七年之久,至圣历二年,李隆基十四岁时,才与诸兄弟再次出阁。

二伯李显被接回洛阳立为太子,父亲李旦被封相王。

此后李隆基先在亲卫府任右卫郎将,后任尚辇奉御,负责掌管皇帝内外闲厩马匹。

在此期间,张柬之等动神龙政变,杀死张易之兄弟,迫使武则让位于中宗。

李隆基时当弱冠之年,亲眼目睹此场政变,默然无语,只精心研究,计算天数,静待时机。

此后李隆基被命为潞州别驾,离开两京,便更远离韦后母女及武三思等人视线,犹如一头钻进保险箱中。

五年之后,李隆基从潞州回到京师长安,此时已是二十五岁青年,经纶满腹,距当年武侯诸葛孔明出山之时,刚好年少两岁。

自潞州回到京师,正是太子李重俊败亡之后,上官婉儿及韦氏母女阴气大盛之时。

李隆基便与同胞四兄弟居于长安城东隅隆庆池之北,委是闹中取静,便如世外桃园,一面冷眼旁观朝局,一面暗聚才勇之士,图谋匡复社稷。

当时京师禁卫军之中一支特殊军马,乃是太宗时精选官户及蕃口骁勇者,使着虎文衣,跨豹文鞯,专门随从天子游猎,射击扑至圣驾马前禽兽,谓曰百骑。

武则天增为千骑,隶属左右羽林卫;中宗时复增其制,谓之万骑,置特使以领。

李隆基相中此支精锐骑军,于是尽散家财,厚结其中豪杰将领。

时有兵部侍郎崔日用,素附韦、武二党,更与宗楚客相善。

因闻知宗楚客欲弑殇帝,拥立韦后称帝之谋,亦知其谋难成,惟恐事败之后祸及己身,于是见风使舵,急遣心腹宝昌寺僧普润持书,密至隆庆池北王宅来见李隆基,告以宗楚客计划,并劝其。

李隆基知道时机已至,乃乘夜来见姑母太平公主,表兄卫尉卿薛崇暕。

因召集内苑总监钟绍京、尚衣奏御王崇晔、前朝邑尉刘幽求、利仁府折冲麻嗣宗,谋诛韦党。

画外音:太平公主本来与韦后是为一党,但时移事异,此时太平公主态度,已与前番与韦氏勾结时背道而驰。

当清算太子李重俊同党之时,安乐公主与宗楚客密议,便欲趁机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兄妹,于是罗织罪名,诬告其兄妹与太子同谋,向中宗奏请株连问罪。

幸因主审官御史中丞萧至忠流泪进谏,太平公主与李旦方才得以幸免于难。

自此之后,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敌对之势已成,不能并立。

李隆基乃是李旦之子,此中缘由焉有不知?故此毫不犹豫,即将姑母及其亲信皆都拉入自己阵营。

李隆基与姑母及表兄薛崇暕聚议,谋诛韦党。 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