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三集 仁杰护唐(2 / 7)
>
孙万荣在柳城西北四百里屯军,依险更筑新城,然后率军以出,与武周大军交战。
然而便在此际,后突厥默啜可汗复引军来,再抄契丹后路,乘虚攻破新城,将契丹老弱妇女、器仗资财皆都劫掠而去。
此时孙万荣正与武周军交战,部军闻此消息,无不汹惧。
所谓祸不单行,契丹盟军奚人见大势已去,于是临阵反叛。
彼时杨玄基率周军从前方攻打,奚人便从后方猛插一刀,袭击契丹后军。
孙万荣本来兵少,如何抵得腹背夹击,于是惨败,几乎全军覆没,仅率轻骑数千向东逃跑。
周将前军总管张九节早派兵在路上设伏,等个正着,由是伏兵四起,将契丹残部四面包围,合力剿杀。
契丹军见已陷入绝境,便即哗变,杀死孙万荣以降。
张九节遂灭契丹,将孙万荣传洛阳。
武则天见到孙万荣之,复闻说契丹被灭,大喜若狂。
遂命将孙万荣级传示四边,重赐张九节、裴玄珪、武攸宜等从征将帅,遣使犒赏三军。
于是下诏:追赠许钦寂为蕲州刺史,谥号为忠。
以并州长史王方庆为鸾台侍郎,与殿中监万年李道广并同平章事。
厚赏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,以及奚人诸部领。
默啜遣使入朝谢恩,趁机请为武皇太后义子,并为其女向朝廷宗室求婚;自动悉归河西降户,又自请率其部众,为朝廷讨伐契丹余孽。
武皇太后大喜,遂遣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、左卫郎将摄司宾卿田归道,赍持册书前往突厥,授封阿史那默啜为左卫大将军、颉跌利施大单于、赐号为迁善可汗。
封赏出征将士已罢,由是天下稍安,张易之兄弟入宫,复为薛怀义故事。
字幕:张易之、张昌宗,河北义丰人,太子少傅张行成族孙。
张易之兄弟二人皆年少美姿,通晓音律。
太平公主先荐张昌宗入侍武后于禁中,昌宗复荐其兄易之,于是兄弟皆得宠幸,并为入幕之宾。
张易之人称五郎,官拜司卫少卿;张昌宗人号六郎,累迁散骑常侍。
太后当时年已七十四岁,纳二张之宠,远过当初薛怀义。
张易之除为司卫少卿,更赐给住宅一处,绢帛五百段,大量男仆女婢、骆驼、牛马。
未过数日,又提升张昌宗为银青光禄大夫,赐给防阁官员担任警卫,与朝臣待遇相等,每月望朔朝见。
又追认二张之父张希臧为襄州刺史,生母韦氏、臧氏皆封为太夫人,赏赐不可胜纪;更命宫中女官尚宫,每天须去看望请安,如尊武皇自身。
武皇又亲自牵绳扯线,诏令尚书、凤阁侍郎武迥秀同臧氏秘密往来,为其面。
张昌宗进宫旬月,权势震惊天下。
武承嗣、武三思、武懿宗、宗楚客、宗晋卿兄弟,及宗楚客等亦须恭候二张门庭,抢着上门讨好巴结,甚至亲自替其牵马递鞭,称五郎、六郎不名。
万岁天通二年正月甲子朔,冬至,太后享通天宫;制赦天下,改元圣历,夏官侍郎宗楚客罢政事。
春二月乙未,文昌右相、同凤阁鸾台三品豆卢钦望罢为太子宾客。
武承嗣、武三思皆欲营求为太子,屡次唆使宫中侍臣谏说太后道:自古以来天子,未有以异姓为嗣者。
太后意犹未决,问于宰臣,众宰臣皆都不语。
鸾台侍郎同平章事狄仁杰从容进言:文皇帝栉风沐雨,亲冒锋镝,以定天下,传之子孙;太帝更以二子以托陛下。
陛下今欲移之他族,无乃非天意乎!
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?陛下立子,则千秋万岁后,配食太庙,承继无穷;立侄,则未闻侄为天子,而祔姑于庙者也。
武皇太后听其与李昭德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