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集 冉闵杀胡(4 / 9)

加入书签

慕容儁攻陷蓟城,杀死王他,并欲悉坑赵卒。

慕容霸谏道:大王且慢,坑降不吉。

因赵王暴虐,大王方兴兵伐之,以拯万民于涂炭,而抚有中州之地。

今方始得蓟州,便欲悉坑其众,恐不可以为王师先声,更非王霸之道也。

燕王遂从其谏,命将都城迁徙于蓟城。

又进攻鲁口,但受赵将鹿勃偷袭兵败,因而退还蓟城。

同年八月,代郡人赵榼率三百余家叛燕附赵。

燕王遂将广宁、上谷二郡民众迁至徐无,又将代郡之民徙于凡城。

又攻取冀州章武、河间等地,以赵将贾坚为乐陵太守。

中州士女相继而至,燕王皆纳而抚之。

慕容儁又催军至范阳,赵兵拥太守李产开门迎燕军入城,范阳令长皆降燕军。

燕王准纳其降,悉置幽州郡县守宰,乃引兵还于蓟州。

当时赵将王朗引兵驻守长安,闻冉闵弑帝自立,于是率众离开长安,东赴洛阳。

部下行军司马杜洪留守长安,待主将一走,后便据城而反,遥奉晋室正朔,自称征北将军,河西夷夏之众皆应从之。

苻健闻王朗东去,遂自称征西大将军,大聚诸将,举国之众而西。

乃使鱼遵为先锋,引兵五千先,搭建浮桥以济孟津。

又遣弟辅国将军苻雄率众五千自潼关而入,兄子苻菁率众七千自轵关而入。

临别之时,苻健对苻菁嘱道:卿此去若不能获胜,则你死于河北,我死于河南,今生不复再见。

若得成功入关,卿可渡河焚桥以据,我自率大军与苻雄并进,来与你合兵共进。

苻菁领命拜别,引众而去,苻健亦起大兵随行。

鱼遵奉秦主之命,引先锋部队西进,率众伐木起造各处津口浮桥。

苻雄引五千兵随后渡河,一举打破潼关。

杜洪闻苻雄自潼关而来,因无防备惊慌失措,急使张先领五千军前来迎战。

两军会于潼关之北,张先失其地利,一触即败,走还长安。

杜洪大惧,分兵固守长安,不敢复出。

此时苻菁引兵忽自轵关而入,趋至长安,兵临城下,苻健亦自潼关西进。

长安城内大哗,杜洪部众及羌、氐部酋长多弃杜洪,越城以降苻菁。

冬十月,苻健大军长驱直入,遂得长安,派人至建康献捷,与晋将桓温修好,约为互应。

胡汉百姓闻之,纷纷来归。

次年正月,苻健在长安即天王位,称大单于,建国号秦,建元皇始,史称前秦。

追尊父苻洪为武惠皇帝,庙号太祖;立妻强氏为天王后,子苻苌为太子,余子进爵为公。

苻雄都督中外诸军事、丞相,封东海公;苻菁为卫大将军、平昌公;雷弱儿、毛贵、姜伯周皆有封拜。

镜头转换,按下前秦,再说冉魏。

冉闵虽得邺城,但因有石祗在襄国虎视眈眈,后赵旧将未附,各拥兵自守;又闻大将王朗东来,晋室又无联合北伐之意,于是四处受敌,坐卧不安。

便欲与燕国修好,遂遣主薄参军常炜为使,前往蓟州往拜燕王慕容儁,求请结盟。

慕容儁将常炜请至阙下,令记室封裕质问:冉闵乃石氏养子,才能平庸,负恩篡位行逆,有何祥瑞应兆,而越礼妄称帝号?

常炜答道:上天欲兴帝王,其深奥之理各不相同。

若论其祥瑞,三王时为狼乌,汉魏时为麟龙。

我主顺应天命主宰一国,能无祥瑞乎!

若说以兵杀伐,亦乃贤主重典,商汤放逐夏桀、周武讨伐商纣,孔子赞之。

蛮胡残暴作乱,屠宰百姓,我主拔剑灭之,百姓得解倒悬之危,可谓功高苍天,勋同高祖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