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集 成汉宫变(7 / 8)

加入书签

,贤弟可代我引兵五万出屯涪城,则彼二人必不敢为变于都城。

李玝见兄李班不肯采纳己谏,于是无奈,只得引五万兵出屯涪城而去。

李越不乐大位落于李班之手,于是密入李期府宅,日夜谋划政变之事。

李期犹然服念兄弟之情,不忍为乱。

李越说道:川蜀之地本乃我家之天下,父王反嗣位于伯父之子李班,实不甘心。

今我兄弟同心,何不合力除之以代?我虽为兄,但事成后愿推弟为主,弟以为如何?

李期于是意决,说道:如此某有计矣。

今先父丧期未完,待明日李班来殡宫哭灵,我兄弟二人可各领心腹二十人,身藏利刃,伏而杀之,而后取其大位,兄谓如何?

李越沉吟道:此计虽善,只恐百官不服。

李期笑道:此事易耳。

只需使人诬告李班谋弑君父,自夺大位,我二人奉太后之诏杀之伐罪,其百官谁敢忤逆于我?

李越抚掌称善,于是二人商议已定。

次日平旦,李越、李期各领心腹家将二十余人,身藏利刃入于殡宫埋伏。

不一时李班果至,将随从止于宫外,自行入内,望李雄灵柩拜哭于地。

李越从帏后纵出,只一刀将李班砍翻在地,复一刀砍下头来。

李班部从大惊,欲持刃入殿,被李期引部将阻住,大喝道:尔等不得无礼!

李班谋弑我父,逆夺大位。

我与兄李越奉太后密诏杀之,其余人等皆不知情,降则免罪。

李班随从闻此,又见主公已死,再斗无益,于是各弃其兵,俱随宫人各散。

李越即出前殿,召集文武百官道:李班欲得大位,谋杀我父,我故杀之。

我弟李期素有仁德于众,可登大位。

诸公宜奉我弟为成都之主。

有不愿从者,以李班为例!

众官大惊,相对无言。

李越既命家将,扶持李期登上帝座。

李期让之再三,方上龙位坐定。

李越率领群臣罗拜,山呼万岁。

李期即位,乃改年号为玉恒元年,以兄李越为相国,加大将军;以叔祖李骧之子汉王李寿为大都督,皆录尚书事。

朝中文武大臣见李期弑杀李班自立,皆都不服。

李班舅父罗演与汉王李寿之相上官澹密谋,欲联合谋杀李期,复立李班之子。

不料谋事不密因而败露,李期反杀罗演、上官澹,以及李班之母罗氏,并诛杀李班弟李都。

李期又派从叔李寿引军至涪城,讨伐李都之弟李玝。

李玝自知不敌,弃城东逃,引家眷部曲自巴郡下船,自长江顺流而下,至建康投降东晋。

李期尽除李班一党,遂大封宗室,重设百官。

立妻子阎氏为皇后,封李寿为汉王,任为梁州刺史、东羌校尉、中护军、录尚书事;封兄长李越为建宁王,命为相国、大将军、录尚书事。

任命卫将军尹奉为右丞相、骠骑将军、尚书令,王瑰为司徒。

李班一党既除,李期此时不复重视先父李雄各位旧臣,只宠任亲信尚书令景骞、尚书姚华、田褒数人。

宫掖之内,则相信宦官许涪,国家刑狱政事,皆出于数名亲信之手。

于是国家法纪紊乱,李雄所创大业开始衰落。

景骞等人为排除异己,竟诬陷尚书仆射、武陵公李载谋反,致使李载被下狱而死。

李期好大喜功,又派李寿攻陷汉中,驱逐东晋建威将军司马勋,设置守官,设防南郑。

成汉兴兵犯边,攻陷汉中之事瞬时传至建康,达于东晋朝廷。

此时乃东晋成康元年,成帝已行加冠之礼,总理朝政。

当时闻说汉中失守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