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集 平定河北(7 / 9)

加入书签

公当为晋朝尽节,而我异族难以为汉人效力。

公今有馈母之德,我不引兵相攻,还师便了,存母命大恩,容当后报。

石勒拒绝招抚,本是意料中事,刘琨只求其不来攻夺并州,即已心满意足。

于是将来书递予张端,哈哈笑道:此贼大字不识,倒骂先生为腐儒。

张端将书信掷于火盆,笑骂:这个胡奴,倒是一个真正匹夫!

满堂部将闻此,皆都哄然大笑。

石勒果然引师西还,一场大战就此化为无形。

建兴三年,刘聪更赐石勒弓矢,加崇为陕东伯,专掌征伐,并许其所拜授刺史、将军、守宰、列侯,不必再行审核批复。

又以石勒长子石兴为上党国世子,裂土分茅厚封。

建兴四年,石勒率兵攻玷城,围困晋乐平太守韩据。

韩据不敌,使人向刘琨求援。

刘琨时因代国拓跋猗庐旧部箕澹及卫雄来投,军力大振,已有打算借此讨伐石勒。

因见韩据前来求援,于是尽出全国之兵,来与石勒对敌。

遂派箕澹率精骑二万为前锋,自率大军合后,进屯广牧,为箕澹声援。

石勒闻之,以为箕澹部众远道而来,必是筋疲力竭,不难应付,决意迎击。

于是先在山中设下伏兵,继而亲率弱兵前往诱敌,向北佯败退兵。

箕澹引军深入追击,忽听号炮连响,伏兵四起。

箕澹大败,引残军北逃代郡。

韩据只得放弃乐平城,匹马前来投奔刘琨。

此战震动并州,刘琨部下将领大惧,皆无战心,长史李弘竟以并州投降石勒,令刘琨进退失据,唯有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。

历史真相:西晋灭亡之后,在黄河之北尚有三个州郡忠于东晋朝,即是并州刘琨、幽州段匹磾、凉州张寔是。

段匹磾乃辽西鲜卑段部部族大人,官至幽州刺史、假抚军大将军;是段务勿尘之子,段疾陆眷之弟。

张寔字安逊,安定乌氏人,凉州刺史张轨之子。

自西晋东西两京尽失,江北之地尽归刘汉,唯三州刺史不降,遥尊琅琊王司马睿为主,各保其地互为声援,欲复晋室,亦算得司马氏忠贞孤臣。

故此并州刘琨既被石勒击溃,便来投靠段匹磾。

镜头转换,幽州蓟城。

段匹磾亲迎刘琨进入蓟城,亲近敬重非常,与刘琨结为兄弟,共御石勒。

建武元年三月,探马自南北来,报入幽州: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承制改元,即晋王大位,改元建武,建立东晋王朝。

段匹磾闻此消息精神大振,于是召集部将,立台歃血盟誓,相约共同拥戴,辅佐晋室。

遂檄文遍告华夷,又遣左长史温峤、荣邵,奉呈上表及盟约誓文前往建邺,进劝晋王司马睿即皇帝位,号召天下诸侯北伐,重兴晋室社稷,还于旧都。

此表奏上,天下诸侯皆应。

直至六月,晋王司马睿共收到一百八十人劝进书,众口一辞。

鉴于当时晋愍帝尚在汉都平阳,司马睿屡谏不从,婉言拒绝诸侯劝晋之表。

江北诸侯闻此,未免大失所望,以为晋王再无图复江北失地之意,于是各怀三心二意。

建武元年七月,段匹磾在幽州推举刘琨为大都督,檄邀请兄长辽西公疾陆眷、叔父涉复辰、弟段末波等段氏鲜卑诸部大人,约于固安会聚,共同征讨石勒。

疾陆眷、涉复辰二王接到檄文,各自动身,兵南下,欲应段匹磾之请。

段末波却感念石勒赦免送归之情,领兵急进,迎住疾陆眷、涉复辰,劝谏二王。

段末波:夫以父兄追从子侄兄弟之命者,乃耻辱之行也。

况石勒兵精马壮,用兵若合孙吴,我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