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集 李雄霸蜀(1 / 8)

加入书签

成都城下,英雄落马,杀声止歇。

李雄后至,眼见兄长死在吊桥之前,不由大恸,急命军士将尸体抢回,扶尸痛哭。

李流随后亦率军赶来,在城外十里下寨。

李雄入帐哭道:今父兄皆死于罗尚,不共戴之仇,若是不报,非为丈夫。

请叔父即刻下令攻城,侄儿愿为先锋!

李流当即召集诸将,与众道:兄侄大仇,我非不欲报。

但宗岱军若忽从背后杀来,我必腹背受敌,全军尽没。

依我之议,不如暂且投降罗尚,合力以拒朝廷,你等以为如何?

李骧:兄长切切不可。

罗尚与我等仇深似海,兄长怎可与虎谋皮!

李流:大丈夫处世,在于权变。

我意已决,贤弟休得阻拦。

李骧闻此,瞪目无语。

李雄冲冲大怒,大步出帐,召父亲旧部言道:罗尚受我财帛,却杀我父。

今我叔欲降罗尚,岂非与虎谋皮,何能得以全生?且辛冉痛恨我等,若投降必被坑之。

公等不若从我决死一战,先杀退朝廷之兵,再攻进成都,杀罗尚以自立。

阎式、何世、赵肃等李特旧部:我等皆听将军,愿拥将军为主。

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。

次日,罗尚趁李荡新丧,唆使何冲率军出城,要与李流决战。

李流不敢应战,在帐中只是唉声叹气。

李雄见叔父如川怯,愤然出营,大呼流民,各执兵器上马,于营外列阵。

何冲出阵,李雄亲出交战,含悲奋勇,神威难当。

未及十合,何冲抵敌不住,拨马还走入城,复令关闭城门。

李雄正欲并力攻打,忽听背后鼓声震,一支人马自北而来。

探马驰至:报少将军,朝廷援军到也。

领兵者乃是先锋孙阜,自德阳来救成都。

李雄大怒:便是此贼杀了我父部将蹇硕、任臧,今日可击杀之,为二将报仇。

于是只留千余人看住城门,自率大军返身迎战,直冲入敌兵阵郑阎式、何世、赵肃等见少主奋不顾身,遂驱兵大进,自后掩杀。

孙阜大败,北退百余里,犹自收脚不住。

回头见追兵未至,终于勒住战马,下令扎营,并召集部下商议:如今贼势大炽,战之不利。

我等不如回报宗刺史,整兵再战。

诸将:先锋所言极是。

话犹未了,忽有探马自垫江而来,报入中军:宗帅忽得重疾,不治而亡。

孙阜大惊道:意如此,夫复何言!

于是不敢停留,立即下令拔营起寨,率领残军竟渡沔水,逃出汉郑

李雄大获全胜,自料再追孙阜不及,遂引兵还营,来见叔父李流。

李流惭愧至极,因谓李雄道:我日前议降罗尚,是惧遭朝廷官军夹击,怯懦之甚。

不料贤侄如此壮健,竟一举建此大功。

此后凡军中之事,但听贤侄之谋。

由此甚奇李雄之才,交付兵符令箭,将军中之事悉以任之。

李雄:侄岂敢僭越,侵吞叔父兵马?只求独率我父旧部,报我父兄大仇足矣。

不待李流回言,于是施礼出帐,自引本部兵马而去。

随即攻杀汶山太守陈图,占领郫城。

李流愧悔不已,只得徙军向北,屯于郫坡。

当时郫坡驻有涪陵千余家蜀民,依附青城山处士范长生,结坞自卫,李流不敢强攻。

时有平西参军徐舆,正居成都。

闻李流与李雄分兵,独据郫坡,于是拜见罗桑

罗尚:将军见我,不知有何见教?

徐舆:今流贼不和,分兵两处,是助我灭之也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