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一集 贾充弑君(7 / 8)
p>因此不得不阻,我儿休去。
羊琇听了母亲之言,便向司马昭极力请辞,不去随军征蜀。
司马昭不纳其言,羊琇回家告之母亲。
辛宪英无奈道:既然必行,儿要留心!
君子居则奉孝双亲,出则守节于国,任职慎思其责,临义则坚其志,勿使父母忧虑。
军旅之间得保全者,惟仁恕而已!
儿须慎之。
画外音:羊琇谨依母教,后至钟会叛变时,仍能保全自身。
辛宪英为人节俭,夫侄羊祜以锦被奉赠,宪英恐怕蹬坏,常翻盖之。
泰始五年,辛宪英逝世,享年七十九岁。
镜头转换,大军西征。
钟会受了镇西将军之印,准备起兵伐蜀。
却对外扬言以伐吴为名,令青、兖、豫、荆、扬等五处各造大船;又遣唐咨于登、莱等州傍海之处拘集海船。
司马昭不知其意,遂召钟会问道:子从旱路收川,何用造船?
钟会答道:蜀若闻我进兵,必求救于吴。
我今先布声势,作伐吴之状,吴必不敢妄动。
一年之内,蜀已破,船已成,而伐吴,岂不顺乎?
司马昭大喜,连称妙计,遂于出兵之日,送于城外十里方回。
钟会升帐,大集诸将,使故虎卫将军许褚之子许仪为先锋,兵分三路:中路军出斜谷;左军出骆谷;右军出子午谷。
许仪受命领兵先进,钟会随后提十万余众而来。
再邓艾在陇西,既受伐蜀之诏,急调雍州刺史诸葛绪,水太守王颀,陇西太守牵弘,金城太守杨欣,各调本部兵前来听令。
军马云集之际,恰逢钟会檄文到至,约会邓艾起兵,各于汉中取齐。
邓艾领受檄文,派来使回报钟会,于是调兵遣将,下达命令:先派雍州刺史诸葛绪,引本部兵往断姜维回归汉中之路;次遣水太守王颀、陇西太守牵弘,分路攻取沓中;又遣金城太守杨欣,于甘松邀截姜维之后。
自引大兵三万,往来接应。
魏兵既,早有细作飞入沓中,报知蜀汉大将军姜维。
姜维大惊,具表令人飞报成都,申奏后主:请诏遣张翼守护阳安关,廖化据守阴平桥:这二处若失一处,汉中不保。
同时遣使入吴求救,臣起沓中之兵,拒敌魏国大军。
后主刘禅览表怒道:姜维无能,丧军误国!
先帝在时,留魏延镇守汉中,各寨皆充实兵力,抵御外寇;敌人来攻,不得入境。
王平抵拒曹爽,即用此策。
惟姜维以敛兵聚谷之策代之,甚拒敌阴平关外,诸城并出,殄敌之术。
朕原谓甚妥,诏命汉中都督胡济退驻延寿、监军王含驻守乐城,护军蒋斌驻守汉城。
今日观之,敛军聚谷之法弃险要,拆樊篱,其弊大矣!
若非如此,魏军休分兵两路,便是当年五路兵来,相父亦坐在府中,遥退之也!
骂毕姜维,遂遣廖化去沓中支援姜维,张翼、董厥前往阳安关口,以为各守外援。
廖化率军北至阴平,听闻魏将诸葛绪攻向建威,于是停兵以待,观其动向。
九月,魏将刘钦举兵大进,攻占汉、乐二城,斩杀蜀汉守将王含、蒋斌。
钟会借此攻陷阳安关口,得以长驱直入。
姜维为邓艾所逼,从沓中退驻阴平,与廖化合军。
得知阳安已被钟会攻克,于是放弃阴平,撤往白水。
见白水地势不利于战,又与董厥、张翼军会合,退守剑阁。
钟会数路并进,自率主力直入汉中,斩傅佥,降蒋舒,克阳平关,长驱南下。
打阳平关之时,因先锋许仪略有失机,钟会不顾诸将求告,即令斩示众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