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一集 贾充弑君(6 / 8)
蜀、吴二国,得以幸存。
姜维退兵沓中,令人报入成都。
后主刘禅闻报,问于宦官,黄皓随口回奏:姜维既不敌邓艾,可命阎宇代之。
后主从其言,遣使赍诏,召回姜维。
姜维奉命还归成都,至东华门遇见秘书郎郤正,即问子相召之意。
郤正笑道:先是有事,今应无事矣。
黄皓欲使阎宇代将军兵权,子故此召你。
今闻邓艾善能用兵,阎宇怕不是对手,因此不敢就职,故此又无事矣。
姜维大怒,即回府中书写奏章,次日上朝面见子,上表弹劾黄皓乱政,应予诛之。
后主览奏笑道:黄皓乃趋走臣,纵使专权,亦无能为。
昔董允切齿痛恨黄皓,每每厉言喝斥其非,朕甚怪之。
卿引全国之军,每战必致伏尸上万,成都必添新坟无数;朕为支付抚恤之资,连宫人衣裳饮食皆已缩减,不令食肉。
将军大量,何必介意慈宦竖人?
姜维闻子之言,大有问责之意,不由汗湿衣背,叩头奏道:臣之忠心,惟日可表。
陛下不杀黄皓,我蜀国祸不远也。
后主不耐烦道:爱之欲其生,恶之欲其死。
卿何不容一个宦官?
即令近侍唤黄皓至殿,命向姜维伏罪。
黄皓哭拜于地:某只早晚趋侍圣上而已,岂敢干与国政?奴婢性命系于将军,惟将军怜之!
姜维见子偏护,不敢强逼,只得请往沓中屯田练兵,以为久计。
于路连下四十余营,连络不绝,如长蛇之势。
魏国细作探知,依其连营之状画成图本,报与邓艾,邓艾处长具表申奏进京。
司马昭笑道:姜维今为避祸,而失汉中地利,是我伐蜀之时矣。
未知谁可为将?
从事中郎荀勖答曰:非邓艾、钟会不可。
司马昭大喜,召钟会入,问征蜀之策。
钟会道:某料主公欲伐蜀,已画图本在此。
展开视之,图中细载一路安营下寨屯粮积草之处,皆有法度。
司马昭看了大喜,遂拜钟会为镇西将军,假节钺,都督关中人马,调遣青、徐、兖、豫、荆、扬等处;一面差人持节令邓艾为征西将军,都督关外陇上,使二将约期伐蜀。
于是召集群臣,指划而言:孤自征东以来,六年治兵缮甲,欲伐吴、蜀。
今宜先定西蜀,乘势水陆并进吞吴,灭虢取虞之道也。
孤料西蜀将士守成都者八万,守边境者五万,姜维屯田者七万,全国总有二十万。
因命三路伐蜀:邓艾率兵三万由狄道进军,牵制姜维主力;诸葛绪率兵三万进攻武都,以断姜维退路;钟会率主力十万,自汉中直趋成都。
以廷尉卫权持节,监邓艾、钟会军事,某居中统一调度指挥。
刘禅昏暗无能,蜀亡必矣。
众闻其论,布排合法,尽皆拜服。
时在众臣之中,有羊祜字叔子,泰山南城人,博学能文,娶夏侯霸之女为妻。
以功封为钜平子,与荀勖共掌相府机密。
在朝堂听了丞相布划,下朝归府。
刚到门,婶母辛宪英看见,便问:今日某在门望见,钟士季因何出兵向西?
羊祜照实回答:为灭蜀也。
辛宪英道:钟会恣意放肆,我恐其入蜀,必生异志。
羊祜劝道:侄亦知之,请叔母勿言。
宪英得到伐蜀实信,因子羊琇现任钟会参军,便使家人唤回,嘱道:向时我见你随钟会出兵,虽然心怀忧虑,但亦为国而已。
今我儿随其伐蜀,彼若造反,儿能不从之耶?从之必死,且为叛臣,祸延家族;若是不从,更无生还之理。
<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