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集 再缔盟约(3 / 7)

加入书签

今只缺退吴之使,臣正苦思,不劳陛下忧心。

后主:如此神奇!

可否与朕听?

孔明:马素得羌人之心,臣已檄令其紧守西平关,轲比能此一路兵不必忧。

南蛮孟获兵犯四郡,臣亦檄遣魏延为疑兵之计退之。

孟达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,臣已使李严亲笔修书送与孟达,令其推病不出。

曹真引兵犯阳平关,簇易守难功,臣调赵云引军守把关隘,曹真不久自退。

又密调关兴、张苞二将,各屯于紧要之处,为各路救应。

数处调遣之事,皆不用丞相印信,也无需陛下用玺,故无人知觉。

后主:即不用丞相印信及玉玺,如何调动这许多兵马?

孔明将卧龙令牌自怀中取出,递予后主:休蜀汉之将,但是下刘氏宗亲和汉室勋臣故旧,可不奉子圣旨,不可不奉此牌。

若违此牌调遣,下诸侯皆可诛之。

后主仔细看过,深刻脑中,恭敬奉还孔明:相父即有此物,则我大汉稳如泰山矣。

孔明以卧龙令相试,见刘禅即不惊惧,也不戒备,不由暗吃一惊,不知其是大智若愚,还是丝毫不懂。

于是续道:只有东吴这一路兵,颇费思量。

孙权是个势利人,如见四路兵胜,川中危急,必来相攻;若四路不济,犹记曹丕三路侵吴之怨,必不肯出。

须用舌辩之士径往东吴,以利害之。

退兵之事,丞相职责所在,何劳陛下圣驾来临?

后主大喜,心明眼亮,问安请辞。

孔明亲送出府,见众官环立府门之外,皆怀隐忧。

众官见后主被丞相送出,皆疑惑不定,惟一人详观后主脸色,仰而笑。

字幕:邓芝,字伯苗,南阳新野人,汉司马邓禹之后,现为户部尚书。

孔明送走后主及众臣,暗令人留住邓芝,请到中道:我欲使人往结东吴,须不辱君命。

使者之任,非公不可。

邓芝:丞相差遣,敢不从命。

但恐才疏智浅,难当此任。

孔明:伯苗不必过谦。

我观满朝文武之中,惟公最知我心。

吴主孙权脾性,可激而不可劝,公宜志之。

此处并有我家书一封,烦公捎给我兄长诸葛瑾,其必能暗中帮忙。

邓芝应允而退。

次日孔明奏准后主,便差邓芝为使,往东吴。

镜头转换,按下西蜀,复东吴。

自退魏兵之后,吴王拜陆逊为辅国将军,江陵侯,领荆州牧,举国军权皆归陆逊。

张昭、顾雍请改年号,孙权从之,遂改年号为黄武元年。

忽报魏主遣使至,孙权召入,开宣魏帝圣旨:刘备败归白帝城,因使人求救于魏,魏故兵应之;今起四路大兵取川,东吴可来接应。

若得蜀土,各分其半,君无戏言。

孙权领旨,礼送魏使出居馆驿,差人问计于陆逊。

陆逊回书奏道:魏国诸将皆非诸葛亮敌手。

今且应允,探听四路军如何。

若四路兵胜,诸葛亮尾不能救,主上则兵应之,深为上策;如四路兵败,别作商议。

孙权从之,乃请魏使进殿:谨遵陛下圣旨。

奈军需未办,择日便当起程。

魏使回京,报孙权意存观望,鼠两端。

曹丕大怒,从此愈加不堪孙权为人。

此后便从未亲征西蜀,专务征吴,正因极恶孙权朝三暮四、降而复叛。

孙权按兵不动,细作陆续来报:西番兵出西平关,见马不战自退;南蛮孟获起兵攻四郡,皆被魏延用疑兵计杀退;上庸孟达兵至半路,忽然染病不能前行;曹真兵出阳平关,赵子龙拒住各处险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