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二集 议取西川(6 / 7)
备进入西川,孟公威便安心等待庞统设计夺取益州。
后闻张松传书事泄,全家被诛,这才急忙下山,欲亲至葭萌,相助刘备。
行至雒城,却因两军交战被阻,由此挂单城中道观。
闪回结束。
夜已定更,月挂郑
孟公威坐在藏经阁中,听得隔壁铁匠铺叮当作响,即命随身道童:你可下阁,往门房去打问一番,何事如此喧嚷?
童应诺而去,不一时上楼来报:因刘益州世子刘循前来雒城督战,命城中所有铁匠铺要日夜兼工,三日内需赶出掘土铁具三千件,谁家若不能完工,吃罪不起。
张铁匠受了官家逼限,只得连夜锻打,若是吵了各位仙长清修,还望宽恕些个。
孟公威听了,遂不在意,笑道:你可用棉絮搓成团子,塞住两耳,自去睡觉。
童依言,以棉塞耳,自去睡卧。
孟公威却不睡眠,只依道家法术盘膝而坐,运起五行吐纳之术,很快入定,于凡间诸等杂音听而不闻。
二更刚过,松涛声起,想是城外江面上起了大风。
那道观名唤松竹观,院内遍植翠竹,墙外江边尽是高大古松,微风一起便是松涛阵阵,那是丝毫不奇。
孟公威虽然听在耳中,但身心俱寂,如如不动,便似山岳。
又过片刻,忽听楼外院墙哗哗作响,公威知是水拍江岸之声,亦不以为意。
约至三更时分,耳中听到水声状如牛吼,有水沫溅入窗台。
此时于冥冥渺渺之中,孟公威忽然想到隔壁张铁匠连夜赶造掘土铁具之事,陡然福至心灵,“啊也”
一声,收了功法,跳下地来,惊出一身冷汗。
于是出门下楼,欲唤醒童儿,连夜出城。
忽见楼梯拐角处睡倒一人,挡住自己去路。
孟公威不知此人何来,立在那里,不知抬足跨过,还是叫醒那人让路,有些沉吟。
正在此时,那人竟似脑后有眼,忽地坐了起来,轻笑道:道长出定了?你在楼上修行,某在楼下为你护法,倒是前世修来福缘,只可惜了庞士元三万军士性命。
虽然声音不高,但在孟公威耳中却如雷霆万钧,惊动地。
听那人话中有话,便将手一抬,略作揖,返身上楼入阁。
那人会意,紧随入阁。
上楼时不闻足下有声,可见其轻身功夫撩,足为诧异。
孟公威反手关上房门,就灯光下仔细看时,见其人身长八尺,形貌甚伟,但尘土满面,边幅不修。
又见他一头乱七长八短,像是被刀剑之属切割过一般,胡乱披于颈上,即未以丝带扎束,也不用竹簪相挽。
再看身上衣服,虽是上等丝绸织就,但不甚齐整,又将袍襟撩起,掖在衣带之间,想是走了不少长途,跋山涉水至于此处。
那人见孟公威打量自己,往榻上一坐,笑道:道长既与伏龙、凤雏为友,今观果然气度不凡。
但明公既已出家,复为汉室跋涉奔波,恐此条路不好走也。
孟公威:某本惧路途艰难,今有豪杰自投我门,即可为某代行其劳。
阁下若为皇叔和凤雏立下如此大功,何忧功名不立?子虽失意于刘璋,但复得意于刘备,亦足以为偿也。
那人听了此言,失声问道:如此来,明公知我是谁?
孟公威颔微笑:知道,知道。
公乃广汉人氏,姓彭名羕字永年,蜀中豪杰之士,大名下谁人不知。
公姿性骄傲,轻忽下名士,惟敬同郡秦子敕,荐于太守许靖。
只因直言触忤刘璋于先,又为众人谤毁于后,便被刘季玉髡钳为徒隶,因此短。
复越狱而逃躲避追捕,故此尘土满面,衣衫不整。
不知贫道所可是?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