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二集 议取西川(5 / 7)

加入书签

未下堂,便听一人大叫:主公若使老将出马,需让蜀将以为我军无人,一旦跌挫,反失锐气。

可将先锋印让我,此去定斩上将之,来见主公。

众人看时,正是猛将魏延。

黄忠见魏延自己年老,不由大怒:魏文长焉敢觑于我?

魏延不服,二人在帐中言语相争。

军师庞统急忙喝阻,即分派黄忠与魏延为左右先锋,分打泠苞及邓贤二寨,二将领命而去。

魏延欲争全功,遂抢在黄忠之前先去打泠苞寨。

不料泠苞有备,邓贤又引本寨军来助泠苞,两面夹攻,魏延不担

正在危急,黄忠赶到,一箭射死邓贤,又舞刀直取泠苞。

泠苞两头无路,只得弃了战马,取山僻径逃回雒城。

刘备闻走了主将,便令立起免死旗,但川兵倒戈卸甲者不许杀害,不愿为兵者,准放其还家。

川兵欢声动地,大都倒戈弃甲,声称愿降。

镜头转换,再雒城。

泠苞弃马逃命,得回雒城,来见刘璝、张任,遂折了贤,二寨俱失,连带去的两万人马也全军覆没,特来请罪。

那刘璋治军,是有名的有功不赏,有罪不罚。

似慈失机损兵大罪,刘璝听罢,也只声“罢了”

,便令泠苞回帐休养,自去修书告急,再遣人往成都求救。

刘璋观其奏本,闻知降了李严、费观,又折了上将邓贤,不由大惊,慌忙聚众商议,便要放弃抵抗,举全城以降。

话犹未了,阶下一人挺身而出道:父亲何至于此?那刘备兵不过五万,且不现有雒城之险阻挡,其无力飞跃,便是兵临成都,我城中亦有雄兵数万以迎之,其有何惧?父亲休慌,儿愿领兵前去把守雒城,定使刘备丧身此关,片甲不回。

刘璋视之,乃是长子刘循。

回思不战而降,亦忒丢人,只得许之,并问:既我儿愿敌刘备,不知何人可以为辅?

一人出班,声称愿往。

刘璋视之,却是舅兄吴懿。

字幕:吴懿,字子远,兖州陈留郡人。

吴懿之父因与刘焉交好,故携全家随其入蜀。

画外音:刘焉为益州牧时,有自立之意,因闻善相者吴懿之妹吴氏日后有大贵之相,于是为子刘瑁迎娶吴氏。

不料刘备平定益州后拜吴懿为护军,并应孔明、法正之请迎娶吴氏。

其后刘备称帝,吴氏果应相者之言而大贵,此是后话。

刘璋见吴懿请令,不由大喜,准令即校吴懿又保吴兰、雷铜二人为副将,刘璋一并允之,遂点二万军马,随世子刘循来到雒城。

刘璝、张任、泠苞接着,具言前事。

吴懿颇通兵法,于是献计:此间北临涪江,水流湍急,我观刘备依山脚下寨,地形最低。

可令泠苞带三千军去决涪江之水,可尽淹死刘备之兵。

刘循听从其计,即令泠苞半夜引军前往决水淹敌,吴懿自与吴兰、雷铜引兵接应。

泠苞领命,自去点军准备。

因决水器械不足,即令全城收购铁器,统交于城内各街巷铁匠铺户,限令三日打造完备,迟则问罪。

一声令下,满城铁匠铺户皆奉命而行,炉火烛照盈,丁当打造之声日夜不息。

城东张氏铁匠铺间壁,却是一所道观,只有一墙之隔。

因官兵限令紧迫,张铁匠连夜打造,敲打铁器声沸反盈耳,观中大道士无法安睡。

这一通喧嚷倒不要紧,却惊动一个在此挂单的道士,正是诸葛亮好友孟公威。

镜头闪回,一年之前。

孟公威与崔州平同奉孔明之命,前往西川充当卧底,扮作游方道士,居于青城山。

及闻崔州平反张松、法正,引刘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