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集 西川来使(3 / 7)

加入书签

同击汉中太守苏固。

张修击杀苏固,张鲁又杀张修,夺其兵众,截断斜谷道,杀朝廷使者,绝朝贡之道。

兴平元年,刘焉病死,子刘璋承袭益州牧之位。

因听信部下谄言,以张鲁不服从益州调遣为由,斩杀张鲁之母,及其留在成都家室。

既然反目成仇,便为敌国。

刘璋又遣上将庞羲进攻汉中,但为张鲁所破,劳而无功。

张鲁奋起反击,由此袭取巴郡,割据汉中,自号为“师君”

其来学道者皆号为“鬼卒”

,为者号为“祭酒”

,部下徒众多者,便号为“治头大祭酒”

教众所在之地并无官长,尽属祭酒所管。

如此张鲁雄据汉中之地,已有三十余年。

闪回结束,书归正本。

马派遣使者来至汉中南郑,面见张鲁,明要求结盟,共伐曹操,以报父仇。

张鲁闻曹操杀了马腾,尽得关中之地,乃聚众商议:马腾遭戮,马又新败于潼关。

今关中及凉州难民皆入我汉中,自子午谷逃归者即有数万户。

我若不纳,殊非上好生之德,亦违师道之规;倘若纳之,朝廷岂肯容我?观其动向,曹操必将侵我汉郑即已获罪于朝廷,我不如自称汉宁王,督兵以拒曹操,诸君以为何如?

功曹阎圃出班谏道:汉川之民十万余众,财富粮足,四面险固。

今将军承制自立,亦可设置官署,势力足以决断事务,何用称王?愚意益州刘璋昏弱,不如先取西川四十一州为本,然后称王未迟。

张鲁闻言大喜,遂与胞弟张卫商议起兵。

巴西太守庞羲探知张鲁欲兴兵取川,急报知刘璋。

刘璋闻讯心中大忧,急聚众官商议拒敌之策。

班中一人昂然而出,声如洪钟:主公放心。

某献一计,可使张鲁不敢正觑西川。

字幕:张松,字子乔。

蜀郡成都人,官拜益州别驾。

刘璋见张松得轻易,遂问道:别驾有何高见,可解此危?

张松:某闻曹操扫荡中原,又派钟繇、夏侯渊出兵关中,破马,败韩遂,下无担臣愿亲往许都,曹操攻取汉中,以图张鲁。

则张鲁拒敌不暇,何敢复窥蜀中?

刘璋大喜,即令收拾金珠锦绮,遣张松进许都朝见子,并请曹操兴兵来取汉郑张松领命回府,将西川地理图本藏于身上,一面命令家仆:你至城南龙泉寺,请崔州平先生至府相见,就有要事商议,无需多言。

家仆:可是那个自荆州来的云游道士崔州平?

张松:咄!

你还认识几个崔州平?休要废话,去,去!

家仆领命,于是骑马出府,直奔城南龙泉寺中,来见崔州平。

镜头闪回,叙述崔州平之事。

字幕:崔钧,字州平,博陵安平人。

父为汉太尉崔烈,兄名崔均,字元平,曾任议郎,举家世为汉臣,忠烈满门。

崔钧少年时即喜交结英豪,颇有名望,历任虎贲中郎将、西河太守。

献帝之初,崔钧与袁绍起兵于山东,共讨董卓。

正因此故,其父崔烈为董卓部下杀害,死于兵乱。

兄崔元平一直想要替父报仇,却不久因病去世,遗恨千古。

崔州平见父死兄亡,遂弃官诰,挂印于堂,带领妻子仆从避乱南下襄阳。

后受水镜先生及史子眇道长以伏龙令所托,崔钧即与石韬字广元、孟建字公威、徐庶字元直四人结为兄弟,亦称“水镜四门徒”

,皆乃鬼谷门溶子。

四人皆奉伏龙令,以徐庶为长,明为诸葛亮之友,实为少帝贴身侍卫,以替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