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集 巴丘之殇(3 / 7)

加入书签

治。

军医却均不知病源,束手无策。

甘宁向鲁肃进言:何不请神医华陀到来?则不论是何重病,那是手到病除。

鲁肃:我闻赤壁战前,华佗因得罪曹操,已被下狱而死,兴霸何作此梦呓之言?

甘宁:是诈死也,以此脱身。

据末将所知,华佗现居吴郡某巷。

鲁肃大喜,急遣使携重金返回江东去请华佗,自己衣不解带,在帐中侍候公瑾病情。

次日申时,周瑜忽然醒转,并从榻上坐起,精神转旺。

自知是回光返照,死期已至,即于榻上遗书于主公孙权,交付鲁肃之手,再三叮嘱。

又召大将佐入帐,安排后事:我幼从伯符,后保仲谋,非不欲尽忠报国,奈命已绝!

我死之后,子敬可代掌三军,引师回吴。

汝等应随子敬善事吴侯,共成大业。

言罢,昏绝于榻。

诸将闻此大悲,齐跪于床前,却不敢恸哭出声。

过了半个时辰,周瑜又醒,环视诸将,仰长叹:孔明乃是不世英杰,某生不能与其联手灭除曹操,此生大憾事也。

何不公,付亮以生,令瑜以死?即死瑜,何生亮!

连叫数声而亡,寿止三十六岁。

三之后,华佗方至,周瑜已停柩在帐。

可惜周瑜与孙策自幼结交,未料命运亦是一般,都是身中毒箭,又皆因错过神医华佗,以至英年早逝。

只因大军在途,鲁肃不敢举哀,即令中军书记官庞统率五百人马,护送周都督灵柩先回吴郡向主公报丧,自率大军转回柴桑。

又写私书,派心腹星夜前往江陵,向刘备及孔明告变,请其防备曹兵乘丧南来。

庞统领命,扶柩先,同时令人先骑快马回归南徐,飞报主公凶信。

字幕:庞统,字士元,号凤雏,襄阳人,名士庞德公之侄。

不则一日,信使飞驰南徐入宫,向主公报哀。

孙权闻报大悲,亲着丧服为周瑜举哀,每日望北而哭,寝食俱废。

左右无不感伤,又恐主公哀毁逾恒,只得整日劝解。

五日之后,庞统又使人回京来报,都督灵柩已运回吴郡,等候旨意措置。

孙权遂率群僚,亲迎至丹阳郡芜湖县,扶柩而返,命倾举国之力为公瑾治丧。

过了三日,鲁肃至柴桑安顿大军,复到南徐拜见孙权,呈上周瑜遗书。

孙权拆视其书,乃是推荐鲁肃以自代,为江东三军大都督之意。

其书写道:

瑜以凡才,荷蒙殊遇,委任腹心,统御兵马,敢不竭股肱之力,以图报效。

奈死生不测,修短有命;愚志未展,微躯已殒,遗恨何极!

方今曹操在北,疆场未静;刘备寄寓,有似养虎;下之事,尚未可知。

此正朝士旰食之秋,至尊垂虑之日也。

鲁肃忠烈,临事不苟,可以代瑜之任。

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,倘蒙垂鉴,瑜死不朽矣。

孙权览毕又哭,即命鲁肃为大都督,总领江东兵马;一面教周瑜灵柩,回葬柴桑。

周瑜夫人乔正在柴桑,因闻众军自巴丘还归,却不见夫君同返,便自有些疑惑。

后又闻报夫君病死于途,尚自似信不信。

然而夜间入睡之时,却又屡恶梦,见丈夫周瑜便坐在榻侧,似喜非喜,似忧非忧。

欲与交谈,却又开口不得。

次晨醒来,便见衾枕尽湿,泪流成溪。

这日直待周瑜灵柩自南徐运至,方信夫君病故是实。

乔于是全身重孝,接了夫君灵柩入葬,只是泪已哭干,镇日里只是面如槁灰,一言不,便似呆傻一般。

仆妇侍女皆都惊惧不已,急报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