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七集 刘辩诈死(6 / 9)

加入书签

,陈述董卓种种罪恶,遣使往下各州郡,倡议各兴义兵,勤王除贼,以解国家大难。

当时冀州牧韩馥受董卓指派,派遣部郡从事驻于渤海郡,监视限制袁绍。

桥瑁檄文到至,韩馥召集部属商议:今袁、董二氏,我等应助何方?

治中从事刘子惠正色道:兴兵是为国家,何什么袁氏、董氏!

韩馥语塞,脸有愧色。

遂应桥瑁之檄,同时寄书给袁绍,表示支持起兵讨董。

镜头转换,按下山东群雄,复京师洛阳。

董卓既专朝政,将欲拉拢士人为己所用,乃表奏典军校尉曹操,迁升为骁骑校尉。

曹操素有大志,知道董卓倒行逆施,不足成事,遂不受职,变易姓名,从道逃归乡里。

董卓闻而大怒,行文郡县,沿途缉拿。

曹操惶惶如丧家之犬,忙忙如漏网之鱼,离开大道,专拣道而校路过成皋,投宿父亲曹嵩故友吕伯奢家郑

吕伯奢当时出外,其子五人依礼招待,吩咐厨下杀猪宰羊。

曹操见吕家五子低语商议,又闻厨下有磨刀之声,疑心有害己之意,拔剑杀死八人而去。

逃至中牟为亭长所疑,带至县府。

因为曹操一路绕行而来,不及朝廷驿马快捷,当时捉拿曹操公文已至中牟。

功曹知其即为曹操,但以时逢世乱,不宜拘下英雄为由,便请县令释放之。

曹操死里逃生,终至陈留,得见父亲,详述欲讨董卓之志。

曹嵩虽然为官贪腐,聚敛成性,但因心怀汉室,此时毫不犹豫,尽散家财以助爱子义举。

曹操其后又得陈留人卫兹资助,便组织起一支五千人军队,准备起兵讨伐董卓。

当时孙坚任职长沙太守,收到桥瑁檄文,见灵帝驾崩,董卓专权,乃拊膺长叹:若当年恩师张温听从我劝,杀此贼子,朝廷岂有慈浩劫耶!

于是响应桥瑁檄文,依附袁术,北上伐董。

桥瑁檄文四处散,被董卓同党得之,送至京师。

董卓览檄大惊,对李儒道:下诸侯得此檄文,若迎立弘农王复位,则我大事去矣。

李儒:不如以毒酒杀之,以绝下之望。

董卓称善,遂命将弘农王刘辩置于阁上,派李儒照计行事。

李儒奉命,引兵上阁,向弘农王进献毒酒道:若服此药,可以辟恶。

弘农王当时虽然只有十五岁,然自幼便在玄观跟从鬼谷门长老史子眇习学道术,有何不知者?于是微微笑道:我又没病,辟甚恶煞?不过是想杀我而已!

故作不肯受其进献。

李儒强迫饮之,刘辩实不得已,乃与妻唐姬及随从宫人饮宴而别。

并于席间悲歌:道易兮我何艰!

弃万乘兮退守蕃。

逆臣见迫兮命不延,逝将去汝兮适幽玄!

歌罢,又令唐姬起舞。

唐姬举袖而歌,打翻烛台。

李儒见此,急命军士重燃蜡烛。

未知弘农王侍卫胡车儿眼疾手快,已趁烛灭之际,将毒酒换成假死之药。

字幕:刘辩与唐姬遂喝毒酒假死,后被议郎蔡邕救出洛阳,随史子眇道长逃至东郡,隐居于泰山太守诸葛珪家,冒充其次子,就此化名为诸葛亮。

画外音:献帝刘协即位,诏赐公卿以下至黄门侍郎家,令各一人出任郎官,使补宦官所领诸内署。

灵帝时诸内署令悉以宦者为之,自袁绍尽诛宦官,至此复以士人为诸内署令丞。

字幕:永汉元年十月,西河郡黄巾领郭太造乱,领兵攻略河东郡。

消息传至洛阳,献帝无语,百官不言。

董卓便派女婿牛辅为将,率兵进讨。

十一月,汉廷因羌族攻扰三辅,诏命罢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