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五集 黄天当立(5 / 9)

加入书签

乞降为念,则祸根不除,必遗来日之忧。

便不接受其降,斥退来使,下令急攻。

但正如诸将所,宛城坚固异常,数战不克。

朱儁登上土山观望城内,知是黄巾军因无退路,故而尽力死战,所以未能攻克。

由是大悟,遂下山还营,命令诸将:解开围城一角,使贼自走。

我等随后掩杀,无有不胜之理。

诸将称善,一齐领命,于是撤去西南之围。

城内早已粮尽,韩忠闻西南围解,果然率众尽出,惶促逃奔。

不料离城不远,便即落入官军圈套,被朱儁伏兵四起,歼来大半。

韩忠就此丧胆,率残部拼力冲出重围,复向北逃窜。

朱儁挥令诸将,必须全歼此寇,毋使落网。

南阳太守秦颉一马当先,率部向北追击数十里,复斩杀黄巾军万余。

韩忠走投无路,只得下马弃械,跪地投降。

秦颉向与韩忠不和,冷笑道:此时方才请降,非出本意。

留之何用?与我砍了!

一声令下,韩忠人头落地。

黄巾残军见此,一哄而散,逃入宛郑遂推孙夏为帅,收拢败散人马,再抗官军。

朱儁再次急攻宛中,孙夏败走。

汉军追至西鄂精山,斩杀孙夏,宛城一带终于平定。

镜头转换,按下南阳,复河北。

皇甫嵩既奉圣旨,率引本部军由汝南一路向北,于当年八月到达东郡仓亭。

正遇黄巾渠帅卜己率军来迎,于是两军交锋,展开激战。

战未数合,官军获胜,斩杀黄巾军七千余众,生擒渠卜己。

于是下令鸣金收兵,打扫战场,赍赏牛酒,犒劳三军。

正在呼卢畅饮之时,忽见北面尘头扬处,十数骑驱驰而来,至营门之前停住,乘者甩镫下马。

门军上前盘问已毕,便引来人为者入报主帅:中郎将董卓部下末将,求见将军。

皇甫嵩大奇,问道:我闻董卓前因兵败,已被朝廷罢职,因何又在河北?

来使:董将军前虽罢职还京,因被中常侍保举,复被朝廷启用,许其再至河北,戴罪立功。

因进攻广宗张梁不胜,恐被朝廷勘问,故请将军前往相助。

皇甫嵩心中暗笑:此公倒会见风使舵,颇擅钻营,竟得宦竖青睐,予以帮扶。

似此殉,我本不欲理会,争奈全为汉室江山,国家社稷,便即救他一救,也无妨碍。

于是答道:尊使且回,还报董中郎。

某方经大战,歇兵一夜,来早便校

来使深施一礼,转身出营,复率从骑往北驰去。

次日一早,皇甫嵩下令传餐,拔营起行,继续北上,欲与董卓合兵一处,攻伐张梁。

然而未到广宗,忽探马来报:董卓久战不胜,损师丧众,已被召遣回京问罪。

皇甫嵩:既是如此,传令三军,兼程而行!

副将不解,问道:既是董卓已败,贼军士气正盛,将军何必不遗余力,以疲师往赴?

皇甫嵩:公等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

那张梁既破董卓,必召三军庆贺,守备松懈,不复严备。

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之,则必出其不意,事半而功倍者。

此谓兵贵神。

诸将闻之,齐称高明,于是各催部军,兼程而进,未明时,已至广宗城下。

皇甫嵩正欲下令攻城,哨马来报:城上旗号严整,已有防备。

皇甫嵩笑谓诸将:未料此贼,倒非一介莽夫,行事心,颇谙兵法。

既是如此,权且扎营,歇兵一日,至夜再战。

诸将奉命,于是就在城外安营下栅,饱餐而眠,令三军养精蓄锐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