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五集 黄天当立(1 / 9)
河北冀州,燕赵大地。
张角、张宝、张梁兄弟三人分路云游,到处收徒布道,施符治病。
宣传太平道时,杂揉“黄老”
思想,并将此学化为教义,广泛向信徒宣传。
太平道教义宣称,在上皆有鬼神,时刻监视世人行为,并根据人行善恶以增减寿命。
由此要求人们多行善事,少做坏事。
乡里无知愚民闻此,无不趋之若鹜。
张角常持九节杖,在民间以符水、咒语之术,为人治病。
并以此为掩护,广泛宣传《太平经》中关于反对剥削敛财,主张平等互爱学。
又派出弟子八人,到四面八方去宣传教义,展徒众,以善道教化下。
经过十多年努力,太平道展到中国多地,教徒达到数十万众。
张角眼见徒众大集,于是自称太平道教主,又称大贤良师,到处布道,并给人施符治病。
施术之时,先令病者跪拜过,或时病愈,众人神而信之,以此太平道迅风靡河北。
闪回结束。
时光荏苒,悠忽十年已过。
十年以来,张角分遣弟子周行四方,转相诳诱,自青、徐、幽、冀、荆、扬、兖、豫八州之人,莫不毕应。
或弃卖财产、流移奔赴,填塞道路;未至而病死者,亦以万数。
太平道所行之处,郡县官吏不解其意,反言张角是以善道教化百姓,实为圣贤之举。
帝师杨赐看透其间微妙,上书言道:张角诳曜百姓,遭赦不悔,稍益滋蔓。
今若急下州郡捕讨,恐更骚扰,成其患。
宜切敕刺史、二千石诸官,简别流民,各护归本郡,以孤弱其党,然后诛其渠帅,可不劳而定。
表章虽上,时逢杨赐罢职去位,事遂留中不。
司徒掾刘陶乃是杨赐弟子,深以恩师之论为然,复上疏言:张角等阴谋益甚,四方私言,皆云张角窃入京师,觇视朝政。
鸟声兽心,私共鸣呼。
州郡忌讳,不欲闻之,但更相告语,莫肯公文。
宜下明诏,重募角等,赏以国土,有敢回避,与之同罪。
灵帝殊览奏,不以为意。
但因欣赏刘陶文采飞扬,遂诏命其次第《春秋条例》。
张角便趁朝廷放任之机,遂置下部众为三十六方,大方万余人,方六七千,各立渠帅。
在各方及诸郡传其讹言道:苍已死,黄当立;岁在甲子,下大吉。
又命徒众各以白土为笔,在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,皆写作“甲子”
二字于门墙之上。
约定来日听从总坛号令,以为攻击目标符号。
画外音:只因汉灵帝失于大意,不予禁止,太平道因疵以盛行下,蔓延不可遏制。
因太平道以《太平经》为主要经典,奉祀“中黄太一”
为至尊神;教中纲领目标、教义称号、教区组织、宗教仪式、活动内容、传教方式等,皆据《太平经》而来。
镜头转换,按下江湖,复朝堂。
字幕:光和六年,宦官势力达到极盛。
一年之中,中常侍张让、赵忠、夏恽、郭胜、孙璋、毕岚、粟嵩、段珪、高望、张恭、韩悝、宁典等皆都封侯,贵宠无比,时人称为“十常侍”
。
灵帝对十常侍视若亲人,须臾不能使离左右。
若有朝臣进谏,则必当众对人言道:张常侍是我阿公,赵常侍是我阿母。
世人皆奉父母至孝,我何独不能哉?
于是满朝文武皆都缄口,十常侍依恃帝宠,愈加无所忌惮。
乃自宫外京城之内,各起高宅大第,规模皆都同于皇宫;又使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,残害百姓,贪暴胡为,无人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