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四集 蔡邕劾奸(1 / 10)
字幕:打起黄莺儿,莫教枝上啼。
啼时惊妾梦,不得到辽西。
赵苞率军与鲜卑对阵,见母妻皆都落于敌手,先是望悲号,随后纵马上前,对母亲道:为子无状,欲奉养朝夕,不图为母作祸。
孩儿不孝,自古无甚于此!
赵母遥呼其子表字道:威豪,人各有命,何得相顾以亏忠义?尔其勉之!
赵苞大哭道:昔为母子,今为王臣。
义不得顾私恩,自毁忠节,唯当万死,无以塞罪。
言罢拨马回归本阵,下令擂鼓进战。
由是三军奋勇,各自用命,将鲜卑贼众悉皆摧破。
但赵苞母妻皆为羌人所害,死于乱军之郑战罢清扫战场,赵苞得其母妻尸,上书奏请归葬。
灵帝大为感动,特遣使节前往吊慰,并封赵苞为鄃侯。
赵苞葬其母妻已讫,痛哭不止,谓其亲戚故友:食君禄而避国难,非为忠臣;杀生母以全忠义,非为孝子。
某今为人臣子如是,有何面目立于下!
遂仰长啸,呕血而死。
字幕:熹平七年,改元为光和元年。
汉灵帝诏命,在洛阳鸿都门内设立学校,以诸臣通文艺者待诏其间,图画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像。
又下诏州郡三公,推举征召善作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士子入学,时称鸿都门学。
鸿都门学生颇受宠用,或出为刺史太守,入为尚书侍中,甚至封侯拜爵,形成势力。
因此被清议目为“鸿都群”
,公卿士人耻与同粒
自从青蛇现于御座之后,宫中继又妖异频。
先是母鸡化雄,继而温德殿前出现黑气,青色霓虹降于南宫。
于是自上而下,人人惊恐,个个不安。
灵帝亦自猜疑不定,便诏议郎蔡邕、张华、帝师杨赐、谏议大夫马日磾、太史令单飏,至金商门,入崇德殿,问以灾异变故,以及应当采取对策。
字幕:马日磾,字翁叔,扶风茂陵人,经学家马融族孙,以才学入仕。
曾任谏议大夫、光禄大夫,在东观典校官藏《五经》记传,并参与补续《东观汉记》。
单飏,字武宣,山阳湖陆人。
孤特清苦自立,善明官、算术。
举孝廉,迁太史令。
杨赐,字伯献,弘农郡华阴县人,太尉杨秉之子,以高第迁任侍症越骑校尉。
建宁元年,于华光殿侍讲,教授汉灵帝刘宏。
建宁三年拜光禄大夫,又升为司徒,因直言劝谏被免。
蔡邕、张华等人,都是当世大儒,通学博士,更不需。
灵帝在南宫崇德殿召见诸儒,对众人道:近来灾异频,不明罪咎何处。
朕心忧急,访问公卿,皆都守口如瓶,不肯尽心。
因公等经学深厚,皆宜阐明得失,指为政之要,全按经述对答。
为保机密,须用皂囊封上。
罢诏命每人付笔砚、奏版、封囊一套,吩咐作答之后,由中常侍曹节封贮上交。
不一时众人答毕,皆都封囊而退。
灵帝坐于殿中,挨个拆囊观看。
见马日磾、张华、单飏都是虚应故事,援引前朝灾异,劝子修德施仁以禳之而已。
又看帝师杨赐之奏:臣闻之经传,或得神以昌,或得神以亡。
国家休明,则鉴其德;邪辟昏乱,则视其祸。
今殿前之气,应为虹蜺,皆妖邪所生,不正之象,诗人所谓蝀者也。
方今内多嬖幸,外任臣,上下并怨,喧哗盈路,是以灾异屡见,前后丁宁。
今复投蜺,可谓孰矣。
昔虹贯牛山,管仲谏桓公无近妃宫。
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,共专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