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九集 桥玄惩贪(6 / 9)
佐汉室,扬名下。
周景:在下何能,敢望及此?
张耽:区区事,何足道哉!
你今受我秘籍令牌,便为本门第十代掌门。
当勤习书中秘奥,暗统本门弟子,成就文治武功。
如此不但免于党锢之祸,且能位至三公!
罢,从怀中掏出锦匣,置于案上,正是三卷《鬼谷秘籍》,一枚伏龙令牌,一卷历代鬼谷门掌门谱系图表。
周景博学多识,早闻鬼谷门诸多轶事,闻言大喜,已明内情。
当下向北叩,向案上令牌秘籍恭恭敬敬拜了八拜,口内赞道:弟子周景,今拜前代掌门为师,忝为本门第十代掌门,执掌伏龙令牌,愿受门规约束,率领门人上扶汉室,下安黎庶。
口不应心,诛地灭。
拜罢起身,欲谢恩师,只见眼前空空荡荡,门外明月在,哪里还有张耽踪影?
字幕:汉桓帝六年,改年号为元嘉元年。
是年夏,北匈奴呼衍王率骑兵三千攻略伊吾。
汉伊吾司马派兵五百,与呼衍王战于蒲类海,汉军大败,全军复没。
汉廷闻报大惊,急命敦煌太守司马达,率敦煌、酒泉郡兵四千出塞,援救伊吾。
呼衍王闻风率军退走,汉军无功而还。
其后呼衍王病死,司马达趁机率军出击蒲类海,击败北匈奴。
新任呼衍王率部向西撤退,拉开匈奴融二次大规模西逃序幕。
元嘉元年秋七月,武陵郡蛮詹山率四千余人叛汉,拘执汉人县令,屯聚深山。
两年之后,武陵太守应奉对叛蛮以恩信多加抚慰,叛蛮或降或散,武陵遂复平定。
外患既平,朝内对大将军歌功颂德之声大起。
特进胡广、太常羊溥、司隶校尉祝恬、太中大夫边韶等人联名上表,称颂梁冀功勋德行,可与周公相同,建议赐给殊礼。
桓帝准奏,诏许梁冀入朝不趋,剑履上殿,谒赞不名,如西汉名相萧何旧例;复以定陶、成阳、襄邑、乘氏四县为封邑,如东汉名臣邓禹旧例;更赏以金钱、奴婢、彩帛、车马、衣服、甲第,比之西汉名臣霍光故事。
允准十一入省中,平尚书事。
梁冀由此位极人臣,专擅朝政,手掌生杀大权,朝中事无大皆由其决断,百官升迁先谢私门,然后才敢到职。
真乃势倾下,炙手可热,冠绝古今,人臣之极。
惟有司空黄琼不阿附梁冀,上书劾奏:梁冀前以亲迎之劳,增邑三千,又其子梁胤亦加封赏。
昔周公辅相成王,制礼作乐,化致太平,是以大启土宇,开地七百。
今诸侯以户邑为制,不以里数为限。
萧何识高祖于泗水,霍光定倾危以兴国,皆益户增封,以显其功。
梁冀可比邓禹,合食四县,赏赐之差,同于霍光,使下知赏必当功,爵不越德。
朝廷览奏,准从其议。
梁冀深以为恨,将黄琼视为眼中之钉,肉中之刺。
元嘉二年,洛阳生地震。
粱冀以此为由,要桓帝罢免太尉黄琼之职,复为太仆。
至永兴元年时,黄琼复迁司徒,又转太尉。
梁冀前后所托辟召私党,一无所用,皆都予以驳回。
其中虽有善政才高之人,只要是梁冀所荐举者,亦坚决不加任命。
此时周景入朝,任为将作大匠,不党不群,只一心研究鬼谷秘籍,不复再问政事。
时有西域长史王敬,借出使西域之机刺杀于阗国王,欲以此宣扬国威。
王敬逃跑不及,自己亦被于阗军官杀死。
国王无故被杀,于阗国举国愤怒,由此便与汉朝交恶,西域诸国亦都不服。
字幕:永兴二年二月,下大饥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