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九集 桥玄惩贪(5 / 9)
p>字幕:周景,字仲飨,扬州庐江郡舒县人。
山阳太守周荣之孙,尚书郎周兴之子。
当崔寔应召入京之时,周景亦受大将军梁冀征辟,命为掾属。
因是名臣之后,梁冀又重其才能,便使其出任豫州刺史。
周景领命出京,带领官署巡行赴任。
这一日行到梁国郡内,侍从引领一人入见:今有梁国功曹桥玄,前来拜见大人。
字幕:桥玄,一作乔玄,字公祖。
梁国睢阳县人。
周景:先生何来?有何见教?
桥玄:今有陈国相羊昌,贪赃枉法、暴虐不堪,无人敢惹。
今闻使君为豫州刺史,且乃名臣之后,微职故冒昧求见,请为陈国从事,以究羊昌罪恶。
周景以其意气豪迈,于是同意,授以印信。
桥玄赍印到任,遂命立即逮捕羊昌宾客,一一鞠审,仔细核实羊昌罪校
羊昌一向依附梁冀,听闻此事,于是寄书大将军府,请其干涉本案,休使桥玄穷究不舍。
梁冀既得羊昌书信,随即派人传话给周景,要其召回桥玄。
周景碍于梁冀是自己上司,又知梁氏权势熏,开罪不起,于是只好照办,书至陈国县,征召桥玄至郡,休再究查羊昌一案。
桥玄览书,只以文书回复上宪,自己并不出,核查羊昌罪名更加急牵未过数日,赃证俱全,羊昌最终定罪,被囚车押解进京。
周景由疵罪大将军梁冀,桥玄也因此案闻名朝野。
其后不久,周景转任河内郡太守。
因爱才好士始终如一,擢贤荐善,唯恐有所疏漏。
每到节岁之时,总邀所举官吏,至后堂欢宴,如此多次,方使就任。
临行赠送财物,无不齐全,既选用父兄子弟,也都特别厚待。
在河内太守任上不久,朝廷诏命又下,复征召周景入朝,升任将作大匠。
周景接旨,不得交待公事予新任太守,打点行囊启行入京。
这一日行至登封,夜宿嵩山脚下馆驿。
至晚,忽有一道人叩门求见,揖手施礼。
周景:道长何来,因何夤夜至此:
道人:贫道张耽,特有要事相告,故此夤夜造访,请恕冒昧。
周景心中一动,问道:先生却是哪个张耽?
道人笑道:匈奴中郎将张耽是也。
周景肃然起敬,一躬到地,施以晚辈之礼道:失敬,失敬!
将军屡破匈奴,多立战功,下皆知。
我闻前年将军单骑出哨边塞,一去不返;诸将后见悬印于帐,只得上报朝廷,以为沦入敌人之手。
未料却在此相见,并做晾士!
张耽笑道:我见朝中宦官及外戚交相用事,不管边关将士死活,动辄得咎,故生退意,出此下策。
今闻阁下应征回朝,此去必有凶险,故看在当初某与令尊相交一场,特来相救。
周景吃惊道:此话何意?
张耽答道:阁下在豫州及河内任上,虽然政绩斐然,却为何都不长久,频繁调动?
周景:未知也。
尚请指教迷津,以破愚顽。
张耽:此无他故,是因触及大将军亲戚利益也。
然就朝廷看来,你却又是大将军私党,并不信任。
今子加冠亲政,太后已薨,必对大将军梁冀动手。
因恐其党羽在各郡作乱,故征回京师,与梁氏一并消灭。
某恐你不知其中利害,故来提醒,免致玉石俱焚。
周景听罢,恍然大悟,再次施礼:既如此,便请先生指教求生之道。
张耽答道:只要明白其中关窍,阁下此番回京,非但可以避过此难,以后更有施展才能之机,且能辅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