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集 四路合兵(1 / 8)

加入书签

残阳如血,征尘弥。

王匡一战而败,自顾率领残部逃走,不顾廉丹生死存活。

廉丹身陷重围,一直战至晚,不能突出重围。

回左右,止有数百士卒相随,亦各都带伤。

廉丹遂解印绶符节,付予身侧偏将,道:此国之重器,不可落于贼手。

偏将:将军此是何意?

廉丹:我知你骁勇,务必杀透重围,去寻王匡,将此印交还朝廷,表我忠心。

偏将:将军何必丧气至此?末将等便是拼死,也可保将军突出重围,整军再来。

廉丹叫道:休得多言。

王匡儿可走,吾不可也!

偏将不敢违拗,遂纳印绶入怀,自领一支人马,寻敌间隙而出。

廉丹为吸引敌军,掩护偏将突围,复又上马,直入敌阵冲突,高呼酣战。

董宪见敌将悍勇异常,高声喝令:众将退后,弓手放箭!

叛军闻令齐退,闪出一片空地,只留廉丹在内。

又听弓弦铮铮,箭落如雨。

顷刻之间,廉丹身中数箭,血透征袍。

胯下战马长嘶一声,中箭跌倒,将主人掀落在地。

廉丹抛弃长枪,拔出佩剑继续拼杀,终于力竭战死。

董宪高呼:官军听着!

你主帅已亡,何必拼命?降者免死。

当时官军阵中,只余校尉汝云、王隆等二十余名部将。

眼见主将毙命,双目皆赤,相互勉励,齐声大叫道:廉公已死,吾谁为生!

于是持兵再战,皆都战死。

夜幕降临,战斗结束,十万官兵全军覆没。

旷野之中,一支残兵打马飞奔,为者正是那员官军偏将。

冯衍赫然便在队伍之中,随那偏将趁乱杀出重围。

奔逃途中,寻隙离开队伍,流亡逃命,终至河东隐居。

官军战败消息传至长安,王莽大惊失色,不知所为。

时有国将哀章,即是前番献符命助王莽篡汉,因功得封侯爵者,此时复大起忠君报国之念,出班上奏:臣愿请领一支军马,前去平定山东之乱。

王莽:壮哉,贤卿。

实可谓家贫出孝子,板荡识忠臣。

准卿所奏!

遂遣哀章引领二万军马,即刻出京赶往山东,跟太师王匡合兵再战。

又遣大将军阳浚,去防守敖仓;再命司徒王寻,统领十万人马驻扎洛阳,坐镇南宫;复命大司马董忠,在北军中垒营地训练士兵,演武备征。

大司空王邑在朝伴驾,兼理三公职务。

镜头转换,按下王莽在长安调兵遣将,准备与义军决一死战不提。

南阳郡白水乡,有一位顶立地英雄出世,起兵反莽,正是将来光武帝刘秀。

字幕:刘秀,字文叔,南阳郡蔡阳县人,汉高祖刘邦九世孙,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后裔。

西汉建平二年,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宫郑

画外音:当初汉景帝时,封其子刘为长沙定王。

刘生舂陵节侯刘买,刘买生戴侯刘熊渠,刘熊渠生考侯刘仁。

刘仁因嫌长沙地势低下,气候潮湿,奏请朝廷改封自己到南阳郡白水乡,遂与宗族迁居于此。

刘仁死,子刘敞继承爵位,正逢王莽篡位,封国撤除。

舂陵节侯刘买幼子刘外为郁林太守,生钜鹿都尉刘回,刘回生南顿令刘钦。

刘钦娶湖阳樊重之女为妻,生有三子:长为刘演字伯升、次曰刘仲无表字、三名刘秀字文叔。

刘钦生性豪放,兼且素怀大志,可惜寿命不永,中道早亡。

刘演三兄弟幼年丧父,由是家道中落,皆由叔父刘良抚养。

刘演性情刚毅,慷慨有大节。

<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