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集 老将征西(5 / 9)

加入书签

赵充国负责驻兵屯田。

辛武贤等由是分兵南出,越过祁连山,在理水合击罕羌。

经过数次交战,辛武贤和赵卬各斩杀、收降羌人二千余名,许广汉降获四千多人。

赵充国只以诱降安抚,未动刀枪,反而收降诸羌五千余人,然后一路推行至先零。

先零羌长久驻扎,思想松懈,突见汉军大至,不及应战,抛弃车辆辎重便逃。

赵充国此时疾病已痊,因见道路险隘,下令众军休要贪功,在后缓慢驱逐。

结果反是羌人自相践踏,赴水溺死者数百人,投降及斩五百多人。

汉军毫不费力,获得马、牛、羊十万余头,车四千多辆。

赵充国率汉军深入羌地,传令三军:不得烧毁牧民住所,损害农牧。

羌人闻知,喜悦传告:汉军果然不杀我。

头领靡忘派人前来汉营,请求汉帅:我等皆愿降汉,尚请将军还我失地。

赵充国深加抚慰:回禀你家领,只要自此不与大汉为敌,我当奏报朝廷,还你故土。

羌使以此回报领,靡忘感激无限,遂亲自前来汉军大营,表示投诚。

赵充国设宴招待,与靡忘击掌约誓,不以兵戈相加。

宴会已罢,使其回去,告谕部众。

靡忘将要告辞,汉军营中诸将皆持争议:反虏领,不可放其回去!

赵充国:不可如此。

公等皆欲杀敌建功,非为国家大计也。

言犹未完,朝廷答复玺书到达,命令靡忘将功赎罪,招抚部众来降,不予杀伐。

靡忘闻而大喜,向东三拜九叩,感谢恩。

由此竟不用出兵,诸羌就此平定。

神爵二年五月,赵充国上书汉帝:臣据羌众伤亡及投降者人数,谓其力量已大为削弱,不足与汉朝相抗,请罢屯兵,以休养生息。

皇帝下诏:准卿所奏。

诏命设置金城屈国,令辛武贤之子辛临众担任护羌校尉。

黄沙飞扬,征尘满衣,赵充国率军振旅还朝。

画外音:甘露元年秋,羌人合谋,杀先零羌领犹非、杨玉,联同诸部领弟泽、阳雕、良皃、靡忘,率煎巩、黄羝部落四千多人降汉。

汉朝皆命安置于金城屈国,西羌遂定。

甘露二年,赵充国去世,终年八十六岁,赐谥号为壮,葬于圭卜山之阳。

赵充国七十三岁时请命出征,七十九岁凯旋回京,如此老当益壮,在中外战争史上极其罕见。

甘露三年,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,对汉宣帝大加歌功颂德。

汉宣帝因思戎狄宾服,四海一统,下太平,遂命在未央宫麒麟阁内,图画本朝十一位功臣。

麒麟阁坐落在未央宫中,因武帝猎获麒麟而命名。

传旨官:汉子诏旨,海晏河清,八方来朝,诸卿之功。

兹敕封本朝十一功臣,图绘影像,供奉于未央宫中麒麟阁上,以为人臣荣耀之最,万世旌表。

十一功臣,依序是曰:博陆侯霍光、富平侯张安世、按道侯韩增、营平侯赵充国、高平侯魏相、博阳侯邴吉、建平侯杜延年、阳城侯刘德、少府梁丘贺、关内侯萧望之、关内侯苏武。

图绘麒麟阁十一功臣已毕,众臣欣悦,百姓欢腾。

汉宣帝刘询乃派农业专家蔡葵为劝农使,巡视全国,指导农业生产。

于是下各级官吏都将劝科农桑、展生产作为要政务。

在刘询统治后期,国内经济繁荣,农业连年丰收,谷价创造汉代最低价,民间大足,时称“孝宣中兴”

之世。

当此下丰足,宣帝便又致力于推广经学,普及国中士人教育。

这一日,因聚丞相韦贤、长信少府夏侯胜和侍中乐陵侯史高,向三人求问前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