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集 儒学大家(5 / 9)
刘非闻此,知道董仲舒不赞成自己称霸,由是悬崖勒马。
此后一改骄横狂妄旧习,采纳儒术治国,尽守臣职,忠君效祖。
董仲舒为相江都六年,因常为祈雨止涝祭祀,朝廷以为怪力乱神,遂废为中大夫。
汉武帝元光六年十二月,易王刘非病故,终年四十一岁,子刘建承袭王位。
刘建自幼便在王宫长大,养尊处优,放荡不羁,父死之后,更加为所欲为。
复联络淮南王刘安等人,企图谋反。
淮南王事败自杀,丞相府长史在易王府查出武器、印玺、绶带、使节、地图等物,作为反叛物证,奏报子。
武帝览奏,派宗正、廷尉前往广陵查办。
刘建情知罪不可赦,遂以衣带自缢身亡。
妻妾诸妃被叛弃市,幼女刘细君年幼幸免。
汉武帝建元六年,长陵高园殿及辽东高庙两地,相继生大火。
董仲舒相信道家人感应之,带病起草奏章,以两次火灾为据,明上之怒。
奏章写毕未上,主父偃到董仲舒家做客,看见奏章,就把草稿偷走,交给子。
武帝看后大怒,欲将董仲舒斩;后怜其才,又下诏赦免,但罢其职。
从此之后,董仲舒不敢再灾异之事,专心从事儒家教学,教授《公羊春秋》十年。
元朔四年,丞相公孙弘闻胶西王刘豆行逆施,大杀朝廷所派官员,故此推荐董仲舒去做胶西王国相,其实欲以借刀杀人。
董仲舒虽知刘端凶残蛮横,但既领圣旨,不敢违命,只得走马上任。
刘端知道董仲舒乃是知名大儒,便不敢杀,反对其甚为尊重。
即便如此,董仲舒在胶西也是一直提心吊胆,心谨慎,唯恐遭遇不测。
好不容易熬过四年岁月,终以年老有病为由,辞职回家。
从此以后,董仲舒结束仕禄生涯,晚年只是埋头读书、着作。
但朝廷每有大事,还常派冉府请教。
董仲舒都有明确答奏,后来廷尉张汤将其答陈整理为《春秋决狱》一书。
汉元封四年,胶西王刘端去世,在位四十七年。
因无子嗣,封国废除,置胶西郡。
三年之后,董仲舒于家中病卒,葬于长安西郊。
汉武帝经过其墓,为表尊敬,特地下马致意。
由此,董仲舒墓地又名下马陵。
镜头转换,按下朝廷,复西域。
乌孙国太子病逝,昆莫猎骄靡欲以其子岑陬军须靡为太子,引起太子弟大禄不满。
大禄握有兵权,计划起兵叛乱。
猎骄靡分给军须靡万骑,使其自立,自掌万余骑兵。
张骞二次出使西域,求与乌孙结盟。
猎骄靡畏惧匈奴,未许其请,但派数十名使节,随张骞至长安,以表友好。
使节到达长安,因见西汉国势强盛,便即回报猎骄靡,奏请考虑与汉朝结盟。
匈奴单于闻乌孙私与汉朝往来,很是生气,扬言将要兵攻之。
猎骄靡惶恐,由此意决,就派使者献马给汉朝,愿娶汉朝公主,主动请求结为联盟。
汉武帝询问群臣意见,经过朝议,决定先纳聘礼,然后遣送公主。
乌孙喜而从之,便以一千匹良马作为聘礼,送至长安。
元封六年,汉武帝封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为宗室公主,替父赎罪,远嫁乌孙。
猎骄靡大喜,乃以刘细君为右夫人。
匈奴得知乌孙与西汉结盟,亦派单于女儿与猎骄靡成婚,并被猎骄靡立为左夫人。
刘细君自建宫室居住,一年中数次与猎骄靡聚会,并用财物赏给猎骄靡左右贵人。
猎骄靡年老,与细君仅是名义夫妻而已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