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章 骂人(1 / 4)

加入书签

【不过昭文帝虽说没把赵渊的经义学明白,却把一样本事学了个透——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,是骂人!】

博主扒着光幕边缘探头探脑,活像个说书先生在抖包袱:[“哎哎哎,先别皱眉头啊!这可不是泼妇骂街那种,唾沫星子横飞扯头发的路数。

这是高级骂,骂得你心服口服,还得拱手作揖说‘您骂得对,我这就改’!就跟大厨做菜似的,看似简单的调料,人家能调出米其林三星的味儿,这才叫本事!”]

天幕底下瞬间一片嘘声,天玄帝端坐龙椅,手指轻叩扶手,眼底掠过一丝笑意。

他太清楚赵渊的性子,当年就有人说赵渊“嘴利如刀”,如今看来,倒是把这“刀”的用法,半分不少地教给了儿子。

长孙皇后侧首看他,语带浅笑:“陛下还记得吗?上个月泽儿总说赵先生讲课像‘念经’,如今倒把这‘念经’的本事,学成了‘骂功’。”

袁泽站在殿中,听到“骂人”二字,忍不住低笑一声。

作为穿越来的现代人,他倒觉得这“高级骂”颇有门道——不就是精准拿捏对方痛点,用道理把人“骂”醒吗?

他身旁的诸葛明捋着胡须,低声道:“殿下您看,赵大人这是把‘理’字练到了极致,看似是骂,实则是劝,比寻常谏言管用十倍。”

诸葛婉站在父亲身后,捂着嘴偷笑:“原来骂人还能有这么多名堂,赵大人可真厉害!”

白起依旧沉默如石,只眼神微动——能让人甘愿认错,确实是真本事。

有大臣摸着山羊胡皱眉:“这叫什么真本事?赵大人怕不是教歪了吧?”

熟知赵渊底细的老臣们却集体沉默。

半晌,户部侍郎王大人揉着太阳穴叹气:“听我一句劝,赵大人还是别当老师了——他那张嘴,能把活人气死,把死人气活,谁沾谁倒霉!”

“王大人这话夸张了吧?”新科翰林一脸不信,觉得老臣们是不是被赵渊骂怕了,才有这种夸张的形容。

“夸张?”王大人猛地提高音量,引得周围人都看过来,声音里带着七分委屈三分后怕,“前年我不过在朝堂上说了句‘今年漕运损耗略高’,您猜怎么着?

他能从大禹治水讲到本朝漕运章程,中间还穿插着漕运典故,最后绕到‘为官者当清廉自守’,愣是把我批得站在殿中央罚站半时辰,腿肚子都转筋了!

末了还补一句‘王大人要是实在站不住,不如回家练好了再上朝’,您说气人不气人!”

博主突然拍了下手,像发现新大陆似的:[“哎哎哎!你们知道‘顽石点头’在大乾的隐藏用法吗?——提示一下,跟昭文帝的书法有关哦!这可是独家冷知识,一般人我不告诉他!”]

博主笑得直拍大腿,差点从光幕上滚下去,天幕上“唰”地跳出一组Q版漫画:穿龙袍的小短腿趴在案上,手里的毛笔在纸上画蚯蚓,墨点溅得满脸都是。

身后戴乌纱帽的小老头举着戒尺,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,板着个脸。

画里的龙袍小人耷拉着脑袋,一脸“你说啥都对但我就是不会”的沉默,小老头却梗着脖子,满脸“我绝对没错你就是块石头”的严肃。

这画面逗得满朝文武“噗嗤”笑出声,连捧着朝笏的手都抖了抖。

袁泽脸上微热,想起自已拿起毛笔的窘态,忍不住干咳一声。

他这手字,确实没少被赵渊念叨,如今被天幕当众“处刑”,倒有些不好意思。

百姓中有人反应过来,指着漫画乐不可支:“合着赵太傅这是拐着弯说昭文帝陛下不开窍啊!这比喻,绝了!”

[漫画虽好笑,可细想起来全是真相——赵渊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