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4章 兼併之疾(3 / 3)
不多就是极限了。
事实上,五岭之南,甚至是荆湘、南中等地,还没能完全实控,更別说均田了。
就算真清量出六百万顷土地了,可这些土地,大多是有主的,是私田,並非公田。剩下的田地中,朝廷掌握了多少公田
这公田又要拿出大部份用於公翩田、职田,以及贵族官员、勛官的永业田,以及府兵的军田,边疆驻军的屯田,剩下还有多少公田可授田
师兄可知御宿乡的田地情况那五百在籍编户,大多只分到三四十亩地一户。近三年,基本没再授过由,因为无由可授。
而御宿乡还有超五千户无户籍者,他们更是一亩土地都没有,或为佃户,或为长工,或是作坊商铺里的僱工。”
魏徵沉默了。
他去过御宿乡,不止一次。
他虽出身巨鹿魏氏,可他幼时就家贫,出家做过道土,投过义军,知晓民间真实情况抑不抑兼併,都无法改变土地逐渐向贵族豪强们兼併的事实,就算前几年分了田地的百姓,哪怕朝廷不允许买卖口分田,但是平民百姓也很难守的住分到手的田,一场天灾,一场战乱,或是一场疾病,又或是为儿子娶妻,为父母安葬,都可能让他们被迫出卖田地,先卖永业田,然后口分田也卖。
朝廷不许卖,他们也会想办法卖,最终的结果,就是这些授分到平民手中的田,慢慢的又流出,兼併到地主豪强手中了。
与其想办法均田授地,倒不如换个思路,把国家税赋的基本,从丁口改为按亩征地税,按户等征户税,丁口只服丁役。
这样国家税赋更有保障,百姓也减轻了负担。
允许田地兼併,只认田不认人,见田征粮,不管是皇亲国戚,还是贵族官僚,只免役不免地税户税。
魏徵证出神,皇帝在殿上拋出个限田令,结果却要不抑兼併
这个弯拐的太大了,魏徵都没跟上。
良久,魏徵捧著酒杯道,“若陛下真要不抑兼併,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私有,朝中贵族官员支持者会很多,可不抑兼併,就必须得实行你说的按亩徵税官绅一体纳粮,改租庸调製为两税法,这改革步子有些太大了,这是把基本国策都要变了,你有把握能成功吗”
李逸抿了口酒,“师兄,既然找准了症状,现在又有了对症之方,那接下来便是对症下药。
朝著对的方向,在正確的路找下去,这一路也许有荆棘困阻,可难道就畏惧不前了”
魏徵把杯中酒一饮而尽,“我明白了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