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五章 拔高标准(3 / 8)

加入书签

点忙,哪怕他知道只要自己开口,戚氏子弟就会瞬间老实,但他却并没有这么做。

    他很清楚,自己不能再一味的摄政、摄权了。

    朱由校的政治能力虽然算不上顶级,但在帝王中还算不不错,军事眼光也尚可。

    这次事件中,朱由校没有向他救助,恐怕就是想证明给百官们看看,即便没有朱由检,他依然是大明的天启皇帝。

    他做的不错,这让朱由检也知道,他是时候该一点点的交权了。

    因此,当戚金去世的消息传开后,朱由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市舶司的沉廷扬卸任,让其专心做他的旧港布政使。

    至于市舶司市舶使的空缺,他向朱由校上了一份奏疏,请朱由校填补。

    这份奏疏被交到朱由校手上时,是天启十三年的九月三十日。

    朱由校正在坐火车前往南边房山暖阁的路上。

    看着手中的奏疏,瞧着上面自家弟弟的字迹,朱由校低垂着眼帘,默不作声。

    按照大明的习俗,今年他已经二十九岁了,并且他也成为了七个孩子的父亲。

    与他一样,曾经与他形影不离的那个弟弟朱由检,此刻也已经二十三岁,即将成为六个孩子的父亲。

    “唉……”

    坐在前往房山的火车上,朱由校呼出了一口气,他独自一人坐在一个车厢里,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如果他想收权,这是一个好机会,因为眼下的市舶司,每年要在海上收到近四百万两的税银。

    加上他的内帑,他一下子就能手握八百万两的财源,占据大明十分之一的财政。

    如果他想要,那他只需要提笔,写下一个他可以信任官员的人名即可,但他没有这么做。

    他把奏疏放在了桌上,过了半个时辰,随着火车停下,魏忠贤小心翼翼的打开车厢门,他才起身面无表情的对魏忠贤交代:

    “奏疏回交给齐王府,就说朝中事物,一律由齐王监国。”

    说罢,朱由校离开了车厢,而魏忠贤则是看着那份奏疏,心里痒痒。

    “那可是市舶司啊……”

    魏忠贤有些牙疼,一想到朱由检,他立马就感受到了那种被人气势压制的感觉,心里的小心思也只能不甘的收了起来。

    拿着这份奏疏,等他走出车厢的时候,朱由校和张嫣等一众人已经下了火车,准备乘马车前往仲夏宫的暖阁。

    倒是魏忠贤在下了车后,一脸肉疼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