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8章 紧急预案,应对突发(1 / 2)
暴雨初歇,山间蒸腾的水汽裹着泥土腥气,将穿越乡镇的了望塔笼罩得若隐若现。李思成握着黄铜望远镜的手掌沁出薄汗,镜片里,几个背着登山包的游客正沿着野径朝镇子方向摸索。他喉结滚动,按下腰间那台经过特殊改装、外观酷似八十年代晶体管收音机的对讲机:“苍狼小队注意,三号防区出现闯入者,立即启动‘雁归’预案!”这台对讲机的内部构造采用现代加密技术,却被精心伪装成旧时代的模样,正是穿越乡镇“表里不一”的防御缩影。
指挥部内,警报声骤然响起。那是由老式座钟改造的警报装置,齿轮转动发出“咔嗒咔嗒”的声响,与电子警报的蜂鸣完美融合。安保队长老刀一把扯下墙上的牛皮作战图,刀疤横亘的脸颊绷紧如弓弦:“A组带捕兽网从东侧包抄,b组用扩音器喊话!记住,不到万不得已,不许亮出现代装备!”他腰间别着的老式对讲机滋滋作响,与墙上挂着的红缨枪、生锈的铜锣相映成趣,恍若时空在此交错。实际上,这些看似陈旧的装备内部,都暗藏着现代科技的精密机关。
此刻的山林间,大学生小陈举着自拍杆左顾右盼,冲锋衣上的荧光条在暮色中格外刺眼:“这深山里怎么会有八十年代的供销社?难道是网红打卡点?”他的同伴小王兴奋地调试无人机,螺旋桨的嗡鸣惊飞了树梢的夜枭。殊不知,他们早已踏入布满红外感应装置的区域,这些装置被巧妙伪装成树瘤和岩石,一旦触发,便会向指挥部发送精准坐标。
突然,林子里传来一阵梆子响,惊得两人浑身一颤。“此路不通,速速返回!”戴着斗笠的巡查队员老周从树后转出,腰间别着的酒葫芦晃出清脆声响。他故意将草鞋踩得泥泞四溅,装作老眼昏花地打量对方,“后生仔,莫不是迷了路?前面可是军事禁区!”说话间,老周悄悄按下藏在袖口的微型遥控器,方圆百米内的无人机干扰器悄然启动。
小陈却掏出手机晃了晃:“大爷,别唬人了!我定位显示这里就是普通山区。”屏幕蓝光映在他脸上,像一道撕裂时空的口子。说时迟那时快,老刀带着队员从灌木丛中跃出,麻绳结成的套索精准套住无人机,在空中划出诡异弧线。这看似原始的抓捕方式,实则经过精密计算,套索内藏着信号屏蔽材料,能瞬间阻断无人机与外界的联系。
“你们干什么!这是侵犯私人财产!”小王暴跳如雷。老刀却不慌不忙,摸出个铁皮烟盒点燃卷烟,呛人的旱烟味混着雨雾散开:“年轻人,知道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》吗?军事禁区偷拍,够拘留十五天的。”他身后队员齐刷刷亮出红宝书,在暮色中泛着暗红的光,唬得两人脸色煞白。而在暗处,黑燕早已用微型摄像机记录下全过程,这些影像资料将经过特殊处理,变成符合八十年代画质的录像带。
这场风波刚平息,更大的危机却悄然逼近。三日后,气象卫星监测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即将来袭。指挥部里,张明远盯着老式收音机改装的气象接收器,旋钮上的红漆早已斑驳:“李总,省气象台的加密频道显示,降水量将突破历史极值!”这台接收器看似普通,实则连接着现代气象监测网络,却只能以旧时代的波段接收信息。
李思成的手指在1982年版的《全国地图册》上反复摩挲,最终重重按在穿越乡镇的位置。他的中山装口袋里,李晓聪小学时考试不及格的试卷边角已被攥得发皱——那歪歪扭扭的字迹和刺眼的分数,是他决心改造儿子的导火索。“启动‘诺亚’预案!通知所有居民,用供销社库存的油纸、麻绳加固房屋。”他的声音冷硬如铁,“但记住,不许出现任何现代防水材料!”
暴雨倾盆而至的当夜,山洪裹挟着碎石如猛兽般袭来。老刀带领安保队扛着竹篓搬运沙袋,雨水顺着斗笠边缘形成水帘:“他娘的!这雨下得比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枪子儿还密!”突然,一声巨响传来,镇东头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