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7章 物流管制,严格审查(1 / 3)

加入书签

八月的骄阳似火,蝉鸣裹挟着热浪,将物资中转站的铁皮屋顶烤得发烫,远远望去,仿佛升腾着无形的火焰。李思成踩着满地煤渣,藏青中山装下的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,口袋里的老式怀表随着步伐一下下硌着大腿,生疼。他望着仓库门口排成长龙的解放牌卡车,车身蒙着的草绿色帆布在风中鼓动,宛如蛰伏的巨兽。这些满载物资的车辆,此刻在他眼中就像潜伏着未知危险的江湖客,稍有不慎,便会让整个“穿越计划”功亏一篑,想到这里,他的眉头紧紧拧成了川字。

“李总!第一批物资到了!”黑燕骑着二八自行车风驰电掣般冲来,车铃急促的响声惊飞了树梢的麻雀。她的车筐里,一个掉了瓷的搪瓷缸随着颠簸叮当作响,仿佛在敲着急促的战鼓。她利落地跳下车,补丁摞补丁的工装裤扫过沾满油污的车链,又添了一道深色印记。“这次是面粉、煤油和作业本,供应商说都按要求处理过了。”她一边喘气,一边用手背胡乱抹了把额头上的汗,发丝黏在通红的脸颊上。

仓库内,光线昏暗,仅靠几盏昏黄的白炽灯照明。老保管员王伯戴着厚厚的老花镜,正拿着竹尺,一丝不苟地丈量麻袋的尺寸。他身上的蓝布衫洗得发白,袖口处还留着六七十年代特有的补丁样式,针脚细密而整齐,诉说着岁月的痕迹。见李思成进来,他连忙放下竹尺,用旱烟袋指了指墙角堆成小山的麻袋:“李总,这批面粉看着蹊跷,麻袋的针脚太密,不像是手工缝的。”

李思成快步上前,蹲下身,指尖轻轻抚过麻袋粗糙的表面。确实,八十年代的麻袋多用粗麻线手工缝制,针脚间透着随性与质朴,而眼前这些麻袋的针脚均匀得如同机器产物,整齐得有些不自然。他正思索着,一阵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,一辆挂着外地牌照的卡车猛地刹在仓库门口,车轮与地面摩擦,扬起漫天尘土,久久不散。

车门“哐当”一声打开,一个大腹便便的男人迈着八字步走下来。此人脖子上挂着的金链子在阳光下晃得刺眼,手中摇着一把折扇,扇面上“财源广进”四个大字格外醒目,正是供应商张老板。他脸上堆起油腻的笑纹,踱着步子走近:“李总,您要的物资都备齐了!这批面粉可是特供,包装袋特意找人做旧的,保准看不出半点问题。”

“做旧?”李思成缓缓站起身,中山装下摆扫落一粒沾在裤脚的麦屑。他目光如炬,直视着张老板躲闪的眼睛,“张老板可知,1982年的面粉袋用的是纯棉粗布,吸湿性强,时间久了还会泛黄发硬。而你这袋子……”他突然伸手,用力扯下麻袋一角,内侧若隐若现的化纤标识暴露无遗,“分明是现代材料!”

张老板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扇子“啪”地合上,声音不自觉地拔高:“李总这是何意?不过是些小瑕疵,何必小题大做!做生意嘛,讲究的是灵活变通。”他的眼神飘忽不定,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,在阳光下闪着光,右手下意识地摩挲着金链子,似乎想借此缓解紧张。

“小题大做?”李思成的声音陡然冷下来,像淬了冰的宝剑,寒气逼人,“我这‘穿越乡镇’容不得半点现代气息!你可知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包装袋,就像混入武林门派的奸细,一旦让孩子们瞧见,整个计划便会毁于一旦!我儿子,还有那些孩子的未来,都寄托在这片净土上,容不得丝毫马虎!”

就在这时,仓库外突然传来激烈的争吵声。几个工人押着一个鬼鬼祟祟的年轻人走了进来,年轻人拼命挣扎,怀里死死抱着个纸箱,嘴里还大声叫嚷着:“我就是想带几包辣条给孩子!现在哪个小孩不爱吃?你们这是不讲道理!”他的脸上满是不服气,眼睛瞪得溜圆,头发乱糟糟的,像是刚经历了一场搏斗。

李思成踱步上前,弯腰从纸箱里抽出一包辣条,色彩鲜艳的包装袋上印着夸张的卡通图案,在这充满年代感的仓库里显得格格不入。他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