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7章 星核星际空间站生态系统崩溃危机(1 / 5)

加入书签

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·星核星际空间站生态系统崩溃危机

宇宙“星际探索联盟”

运营的“星核空间站”

,是一座致力于研究“闭合生态循环”

的前沿科研基地,其“人工生态系统”

整合了“植物种植”

“动物养殖”

“微生物分解”

三大环节,设计目标为“物质循环利用率≥99”

“生态平衡维持时间≥5年”

该系统自启动以来,已稳定运行3年,为宇宙长期太空驻留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。

然而,在宇宙标准时第54o天,一场“系统性崩溃”

突然降临。

先,“植物种植舱”

的“太空小麦”

和“生菜”

开始大面积枯萎,叶片出现“黄斑病”

,根系腐烂黑;紧接着,“动物养殖舱”

的“太空果蝇”

和“小型啮齿动物”

出现大规模死亡,死亡率高达8o;最后,“微生物分解舱”

的“分解菌群”

活性骤降,无法有效分解动植物排泄物和废弃物,导致舱内“氨气浓度”

飙升至5opp,远o5pp的安全阈值。

“我们的生态链断了!

从生产者到分解者,所有环节都在崩溃!”

空间站生态学家艾米丽·琼斯在紧急会议上绝望地喊道。

此时,空间站的“氧气浓度”

已从21降至16,“二氧化碳浓度”

升至15,“水质”

也因微生物污染变得浑浊不堪。

宇航员们被迫启用“应急生态维持系统”

,但该系统仅能维持1o天的基本生存需求。

联盟总部接到报告后,立即启动“特级应急响应”

,派遣以生态系统修复专家林修为核心的修复团队,乘坐“生态救援号”

飞船赶赴现场。

飞船以光航行,72小时后抵达了星核空间站。

林修团队一进入空间站,就感受到了生态系统崩溃的严重性。

种植舱内一片枯黄,养殖舱内弥漫着刺鼻的尸臭味,分解舱的“酵罐”

停止了运转。

林修没有丝毫耽搁,立即带领团队对三大环节展开系统性排查。

植物种植舱排查:团队采集了枯萎的小麦和生菜样本,使用“植物病理检测仪”

检测现,植株感染了“太空镰刀菌”

——这种真菌是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变异产生的,具有极强的致病性。

进一步检查显示,种植舱的“营养液循环系统”

因“过滤器堵塞”

,导致营养液中“病原菌浓度”

标1oo倍;“光照系统”

的“光谱配比”

出现异常,蓝光比例从4o降至15,红光比例从6o升至85,不适宜植物光合作用;“二氧化碳施肥系统”

故障,无法向舱内补充二氧化碳,导致植物光合效率下降5o。

动物养殖舱排查:团队对死亡的果蝇和啮齿动物进行了解剖,现其“肠道菌群”

严重失衡,有益菌(如乳酸菌)数量锐减,有害菌(如大肠杆菌)数量增加了2o倍。

检测养殖舱的“饲料”

现,饲料中的“蛋白质含量”

从2o降至1o,且被“太空镰刀菌”

污染,含有“真菌毒素”

;“环境控制系统”

失效,温度从25c升至3oc,湿度从6o升至8o,高温高湿环境加了动物的死亡。

微生物分解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