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4章(1 / 6)
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这也是华夏文明独有的忧患意识。
——给孩子留点什么,早晚用得到。
明白了这些——明白了封建时代,底层民众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,再回过头。
说这个时代的百姓,根本不在乎是哪个姓刘的坐皇位,只在意皇位上坐着的到底姓不姓刘,也就是很好理解的了。
因为这个姓刘的和那个姓刘的,对老百姓而言,都是姓刘的。
刘盈做皇帝,不会给天下百姓多发一石粟;
刘如意坐天下,也不会让天下人口袋里少一枚铜钱。
太子启顺位继承,不会让农税从三十税一变成六十税一;
梁王刘揖继承皇位,也不会让农税恢复到十五取一。
无论谁坐天下——只要他信刘,那就是汉家还在。
只要汉家还在,那就是一切都不变。
农税三十取一,口赋每人每年四十钱,兵役每个男性都要服两年,更役每三年一次每次一个月,徭役每三年一次每次十五日。
反之,若是皇位上坐着的人不姓刘了,那就是汉家亡了,改朝换代了。
汉家的税、赋已经够低了,新朝的税赋几乎不可能更低;
也就是说,老百姓在新朝的日子,只可能比过去更差,绝不可能比过去更好。
这,其实也是民心的某种体现。
这一切,也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,能让老百姓直接感受到的切身利益。
在这种情况下,诛吕之乱平定后,到底由谁坐汉家的江山社稷,对于广大底层民众而言,其实就只有一个点需要关注。
——新皇帝还姓刘不?
——立了新皇帝,那天下还是老刘家的大汉不?
不等老百姓主动猜测,诸吕之乱的本质,就已经把答案摆在了天下人面前。
诸吕之乱,就是这帮姓吕的,想推翻老刘家的大汉!
平灭诛吕,就是为了扶保刘汉社稷,保住老刘家的江山社稷,让汉家的皇位,依旧由姓刘的来做!
明确了这一点,老百姓其实也就安心了。
没有改朝换代,还是老刘家的大汉就行。
皇位上坐着的天子,还姓刘就行。
 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