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5章 高阙,关乎汉家国运!(2 / 6)

加入书签

果最显著的‘笨办法’:轻徭薄税,开源节流,将开国初糟糕的财政状况、民生工作,以及军队建设工作,都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    ——除了军事硬实力上,因为骑兵,也就是战马的稀缺,而稍逊于始皇在位时期的大秦帝国之外,如今的汉家,在其他方方面面,都堪称完爆大秦!

    那么,问题就简单多了。

    论民生——始皇陛下的子民都在修长城、修直道,大汉帝国的子民则在休养生息;

    论经济——始皇陛下手里或许有钱,但也是恨不能有一块花三块,到处搞基建,建宫殿,大兴土木,寻仙问道。

    反观当今汉室,赚五块,恨不能往府库里存进去六块。

    唯独军事方面,距离曾经睥睨天下的大秦帝国,稍微有点不容嘴硬的差距。

    那还有什么好说的?

    民生、经济,都已经超过了大秦帝国,那剩下的不就是疯狂爆兵、爆装备,把军事实力和成就,也往上抬一抬吗?

    汉家也确实这么做了。

    当今刘荣元年,汉匈朝那一战,无疑是以最直观的语言告诉匈奴人:我汉家,不再是你想攻,就轻易攻进国门,在边地肆意妄为得了。

    我汉家,守得住国门、保得住国境线了!

    而短短半年之后的河套-马邑战役,更是无比霸气的告诉匈奴人:莫伸手!

    伸手必剁!

    攻打马邑,我汉家能抢走你的河套!

    下回打算打哪?

    或者说,下回,打算让我汉家抢走你什么地方?

    所以,如今汉匈双方之间的战略格局,虽然还没到‘寇可往,我亦可往’的大反转,但攻守易型,却也已不容否认。

    过去,匈奴人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,汉家疲于应对,只求匈奴人别来——起码少来。

    现在,换做是汉家守株待兔,待匈奴人入侵边墙某个点,逮着机会就从其他方向,去偷袭匈奴人的薄弱点。

    河套,就是这么拿下来的。

    而眼下,刘荣盯上高阙,其实也是必然。

    ——河套对汉家的战略意义,除了地理位置上的战略重要性外,最主要的,就是这块方圆数百里的天然养马地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:河套,就是汉家抢下来的一个空投。

    抢到空投不是最终目的。

   &nb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