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只能教太子,不能帮太子(6 / 8)

加入书签

糟糕,失民、失田者,则课为:殿。”

    “被课为殿者,轻则被训斥、唾骂于朝议之上,重则罢官免职;”

    “若是搞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来,更是会被廷尉下狱治罪,乃至身首异处……”

    简单讲述出如今汉家,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大计,申屠嘉便又对刘荣笑着一点头。

    “自先帝下令,于上林划拨太子私苑:思贤苑,我汉家的大计,思贤苑便也是要参加的。”

    “但思贤苑参加大计,却并不会像郡县地方那样,被课为最、乙、殿,而是由朝堂共议其功过、得失。”

    “最终的责任人,也并非是思贤苑令,或是太子家令——而是太子本人!”

    “自思贤苑设立,到先太宗孝文皇帝驾崩,思贤苑一共参加了三次大计。”

    “其中,第一次,陛下为先帝所唾骂;”

    “第二次,先帝耳提面命,对陛下再三训诫。”

    “直到最后一次,先帝才沉默的点了点头,算是认可了陛下在思贤苑取得的成果……”

    听闻申屠嘉此言,刘荣也是面带认可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这些事,刘荣自然是了然于胸。

    尤其是最后一次,老爷子费尽心机,花了老鼻子的力气,在思贤苑挖了一条二十多里长的水渠,才得到先帝‘绷着脸点个头’的成果,更是刘荣终身难忘的记忆。

    ——先帝对自己的太子,当真是严苛至极;

    就像是后世,那句‘棍棒之下出孝子’,又或是‘玉不琢,不成器’一样:在先帝堪称严酷的调教下,老爷子经过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,也终于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封建帝王。

    到了刘荣这一代,老爷子对刘荣——对自己的太子储君,显然比先帝要宽容的多。

    但刘荣也同样清楚:老爷子的宽容,仅仅只限于嘴皮子上,不会对刘荣动辄斥责呵骂、言语贬低。

    当刘荣做出让老爷子失望的事时,这位冷酷无情的孝景皇帝,只会比先帝更无情、更决绝……

    “父皇第一次大计,是在新元元年初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算来,今年年末,便是父皇这一朝的第二次大计。”

    “——彼时,孤这方博望苑就算才设立半年,也还是要参加这次大计。”

    “即便朝野内外不会为难,但若是拿出来的成果太差,孤这个太子储君,也是要面上无光的……”

    刘荣图穷匕见,申屠嘉便也当即了然,按下稍一沉吟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