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9章 咸鱼生意经(1 / 2)

加入书签

白露后的日头照样毒得很,曹大林蹲在承包的旧粮库前愁。

三车咸鱼堆成小山,麻袋缝里滴着油,招来黑压压的苍蝇。

&0t;这样不行,&0t;他用草棍拨拉着鱼堆,&0t;还没运到县里就得臭喽。

&0t;

海花提着桶海水过来泼洒:&0t;俺们渔村都用这法子镇苍蝇!

&0t;可海水一溅,咸鱼表面反而析出白花花的盐霜,卖相更差了。

春桃试着往鱼身上抹椴树蜜,没成想蜜糖沾了灰,粘成黑乎乎的糖疙瘩。

转机出现在第二天清晨。

栓柱他娘来送饭,瞧见咸鱼堆惊呼:&0t;哎哟!

这不跟俺晾烟叶一个霉相嘛!

&0t;说着回家扛来熏烟架,&0t;试试这个!

松枝混艾草,防虫还添香!

&0t;

曹大林眼睛一亮。

他让徐炮砍来红松枝,刘二愣子改装了拖拉机排气管——原本用来熏鹿肉的土法子,这会儿用在咸鱼上。

淡青色的烟雾缭绕中,咸鱼渐渐泛起诱人的琥珀色,飘出奇特的松木香。

头一批熏鱼拉到县供销社,售货员捏着鼻子摆手:&0t;不要不要!

这玩意齁咸,谁买啊!

&0t;曹大林也不争辩,当场支起小煤炉,削下鱼片烤得滋滋冒油。

香气飘出半条街,引得下班的工人围过来尝鲜。

&0t;这味儿绝了!

&0t;农机厂老王连吃三片,&0t;比猪肉脯还劲道!

咋卖?&0t;

供销社主任闻讯赶来,掰了块鱼背肉细嚼:&0t;嗯有嚼头,能当下酒菜。

&0t;忽然皱起眉头,&0t;就是太咸,吃多了渴得慌。

&0t;

曹大林笑着递过个布包:&0t;您就着这个吃。

&0t;包里是春桃炒的蕨菜干,用山花椒焙得又香又脆。

主任就着蕨菜干吃了半条鱼,拍板道:&0t;订二百斤!

不过得改包装——用油纸包,印上生产日期!

&0t;

这下可难住了山里人。

油纸要县里批条子,印刷得去省城。

眼瞅着鱼要变质,海花突然想起个老法子:&0t;俺奶奶那会儿用柞树叶包鱼!

叶酸能保鲜!

&0t;众人赶忙采来新鲜柞树叶,热水烫过压平,裹出的咸鱼竟带股清香味。

更妙的点子来自曲小梅。

她把治病用的药膏模具改成了压鱼器,碎鱼头鱼尾压成鱼饼,掺上苞米面烤成鱼糕。

孩子们放学路过尝了,哭着喊着要家长买。

生意刚有起色,麻烦就来了。

工商所的人堵在粮库前:&0t;私人不准搞食品加工!

执照呢?卫生许可证呢?&0t;曹大林掏出公社开的土产证明,对方直接甩回来:&0t;不好使!

现在归县里统管!

&0t;

当晚屯委会吵翻了天。

徐炮嚷嚷着要去找县领导,刘二愣子打算连夜偷运到黑市卖。

曹大林却盯着屋檐下的冰溜子出神,忽然问老会计:&0t;咱们屯的集体副业执照还能用不?&0t;

原来改革开放前,草北屯办过松子加工厂,执照一直没注销。

曹德海翻箱倒柜找出泛黄的执照纸,红章虽然褪色,钢印还清晰着呢。

第二天曹大林带着执照进县城,直接找到分管乡镇企业的副县长。

办公室里,他当场表演了绝活——用猎刀削出薄如蝉翼的鱼片,摆成牡丹花形状:&0t;领导,这手艺是跟山神爷学的,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