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2章 《星盘里的烟火气》(7 / 12)

加入书签

宿”刻度上:“是虹气贯星!书上说,这是天地气机调和的兆头,今日炼丹必成上品!”

林恩烨扛着新铸的铜锅从柴房出来,锅底的纹路在阳光下闪着光:“正好,新锅能容三倍药量,今日试试批量炼凝气丹。”他将铜锅架在石灶上,锅沿的七个小凹槽正好卡住七只玉碗,“这是按北斗七星的位置凿的,等会儿将药液分进碗里,药性自会循着星位流转。”

灵澈往灶里添了松针,火舌舔着锅底,发出“噼啪”轻响。他忽然想起昨日采露时,望云台的石板路上印着林恩烨的鞋印,大小深浅竟与星盘上的“斗宿”刻度完全吻合——原来最好的星图,从不是画在纸上的。

灵昀蹲在灶边,将晒干的薄荷碾碎,粉末落在玉碗里,绿得像刚摘的春草。“凝气丹要配薄荷的凉性,中和火性。”他说着,忽然扯了扯灵澈的衣袖,“你看,薄荷粉聚成的形状,像不像北斗的斗柄?”

林恩灿正将药草按比例分堆,闻言抬头,见玉碗里的薄荷粉果然堆成个小勺子的模样,忍不住笑:“天地万物,原是处处相照。”他将分好的药草依次投入铜锅,每投一味,就往灶里添一根枯枝——枯枝是按长短排列的,最长的对应“天枢”,最短的对应“摇光”,添柴的顺序竟与北斗运转的轨迹丝毫不差。

铜锅里的药液渐渐沸腾,泛起金色的泡沫。灵澈用长柄勺轻轻搅动,勺底的纹路与锅底的北斗纹相扣,每转一圈,泡沫就聚成一个星芒状。“差不多了。”林恩烨递过七只小瓷瓶,“按斗柄指向倒,从玉衡开始,最后倒摇光。”

灵昀捧着星盘蹲在灶前,眼睛瞪得溜圆:“斗柄正指玉衡!快!”

灵澈依言将药液舀进对应“玉衡”的玉碗,金色药液顺着碗壁流下,在碗底凝成颗小小的星珠。七碗分完,虹光恰好移到头顶,透过院中的老槐树,在瓷瓶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像给丹药盖了层星砂印。

“成了!”灵昀捧着瓷瓶蹦起来,瓶身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,带着股清冽的草木香,“晚上给张爷爷送去,他的喘病定能轻些。”

林恩灿将最后一只瓷瓶盖好,见灵澈正望着虹光出神,拍了拍他的肩:“想什么?”

灵澈低头,见自己的影子落在灶台上,与林恩烨、灵昀的影子交叠在一处,像朵共生的花。“在想,”他笑了笑,“原来最好的吉时,从不是单看星象,是咱们仨凑在一块儿,柴火烧得旺,药草配得匀,连影子都能抱成团。”

虹光渐渐淡去时,灶里的火也慢下来,余烬里的火星忽明忽暗,像谁把天上的星子摘了几颗,藏在了烟火里。

夜色漫进丹房时,灵澈正对着星盘比对白日记下的丹纹。铜锅倒扣在墙角,锅底的北斗纹沾着些许药渣,倒像星轨上落了片云。

“还在琢磨?”林恩烨端着两碗热汤进来,碗沿冒着白气,“灵昀把丹药送去张爷爷家了,说老人家服下后咳嗽轻了大半,正拉着他讲年轻时看星的故事呢。”

灵澈接过汤碗,暖意顺着指尖漫到心口,他指着星盘上的“天玑”刻度:“你看这里,白日炼药时,斗柄转过‘天玑’的瞬间,药液刚好泛起金泡,是不是和你说的‘星药相感’对上了?”

林恩烨低头看去,星盘上的划痕与记忆里的药液波动渐渐重合,他忽然笑了:“你这脑子,倒比铜锅还能装东西。”他舀了勺汤,“不过话说回来,下午分药时,你有没有觉得灵昀递瓷瓶的手势有点怪?”

灵澈一愣,随即想起灵昀踮脚够最高那只瓷瓶时,手腕翻转的弧度,竟与星盘上“开阳”星的偏折角度分毫不差。“是了!他总说自己记不住星位,原来早把姿势刻在手上了。”

正说着,灵昀撞开房门跑进来,脸上带着兴奋的红:“张爷爷说,他年轻时候跟着商队走南闯北,见过有人不用星盘,就看牲口的脚印辨方向——马踩的步子宽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