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2章 《星盘里的烟火气》(5 / 12)

加入书签

磨的铜镜。“镇上王匠铺给的,说能照见星星呢。”

铜镜映着天,流云正漫过紫微垣的方向;镜里映着人,灵婆婆的白发、林大哥的笑纹、孩子们追跑的身影,都叠在星轨上。灵昀忽然抓起铜镜,往菜地里照——黄瓜架的影子在镜中弯成了银河,露珠折射的光,比任何星辰都亮。

“原来星星不用抬头看啊。”小毛豆举着半块米糕,含糊地说。

灵昀把星盘往他手里一塞,站起身。远处的山林翻着绿浪,近处的炊烟缠着晨光,灵婆婆的米糕香混着新割的麦气漫过来。他忽然不想再记了,那些刻在盘上的,落在镜里的,早在睁眼闭眼间,成了日子本身。

星盘最后被挂在晒谷场的老槐树上。风吹过,木片相撞的轻响,像星星在笑。后来,村里的孩子总爱围着它打转,指着那些深浅不一的印记问东问西。

“这个呀,是那年灵昀哥看菜苗时,蝴蝶停过的地方。”

“这个深点的,是张婆婆的拐杖头磕的,那天她蒸了最好吃的米糕。”

“还有这个亮闪闪的,是流星掉下来的光哦!”

没人再去数星星的名字,反正它们都在——在晨露里,在炊烟中,在每声笑、每滴汗里,在热热闹闹、实实在在的日子里,眨着眼睛呢。

灵澈蹲在丹房门槛上,手里捏着枚龟甲,甲面的裂纹在烛火下泛着陈旧的黄。林恩烨正往丹炉里添着松明子,火星子“噼啪”蹦到青砖上,烫出一个个浅褐的小印。

“吉时快到了么?”灵澈摩挲着龟甲上的“子”字纹,那是昨日卜算时最清晰的一道裂痕。按张婆婆给的《丹经》所言,子时一到,需将三百年份的紫芝投入丹炉,再以离火诀引动地脉火气,差一分一毫都可能毁了整炉丹药。

林恩灿端着药碾子进来,里面的龙涎香被碾得细如粉尘,混着薄荷的清气漫开来:“刚看了星象,北斗的斗柄正好指在‘坎’位,离火诀引动时,需顺着斗柄转动的方向运气。”他指尖在丹炉壁上敲了敲,那里刻着的二十八宿图,“心宿”的位置正对着炉底的火眼。

灵昀抱着星盘闯进来时,盘上的星砂粉被震得簌簌落:“哥!参宿的光突然亮了!按《丹经》说,这是地脉火气要涌的兆头!”他把星盘往丹炉旁一放,盘中心的指针竟微微颤动,针尖直指炉底的火眼。

更漏“滴答”响了最后一声,子时到了。

灵澈深吸口气,将紫芝投进丹炉。林恩烨猛地捏诀,掌心腾起的离火如赤练般缠上炉脚,青砖下的地脉似有回应,隐隐传来“嗡”的低鸣。灵昀死死盯着星盘,忽然喊:“往左偏三寸!火诀引偏了!”

林恩烨手腕急转,离火骤然拐了个弯,丹炉里顿时腾起青白色的焰光。灵澈趁机将龙涎香粉末撒入,香气撞上火焰,竟凝成一串淡金色的光珠,在炉口盘旋不去。

“成了!”林恩灿眼睛亮起来。《丹经》里说的“金珠锁焰”之景,此刻正清清楚楚地在眼前上演。

烛火忽然晃了晃,灵昀指着星盘惊呼:“不好!毕宿的光暗了!”话音未落,炉壁上的心宿刻痕竟渗出细汗般的水珠——地脉火气要过盛了!

灵澈猛地咬破指尖,将血珠点在龟甲上。奇异的是,那血珠竟顺着裂纹游走,在“子”字纹处停下,丹炉里的焰光顿时收敛了几分。林恩烨趁机收了三分火力,星盘上的指针渐渐稳了,毕宿的光也重新亮起来。

直到寅时初刻,丹炉的顶盖“啵”地弹起,三枚鸽卵大的丹药滚落在玉盘里,通体泛着紫晕,表面的纹路竟与灵澈手中的龟甲裂纹一般无二。

灵昀凑过去闻了闻,被丹药的热气烫得缩了缩鼻子:“这就是能续魂的紫府丹?”

灵澈拿起一枚,指尖触到丹药的温凉,忽然想起张婆婆的话:“卜算吉时,算的不是天,是天地人凑在一块儿的气。”他看了眼丹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