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1章 《烟火铸剑,岁月缝花》(8 / 12)
,甜丝丝的,“你看这粥,得顺着一个方向搅,才不会溢。就像你弄那炉子,急不得。”
灵澈接过布巾,学着她的样子慢慢搅粥,木勺碰到罐底的声音“笃笃”响,和炉子里隐约传来的“噼啪”声混在一起,倒像是在唱和。他忽然发现,张婆婆搅粥的弧度,和他添柴时转动炉拨的角度,竟有几分相似——都是不急不躁,顺着势来。
锅里的粥渐渐稠了,米香混着枣甜味漫开来。灵澈低头看着粥里自己晃动的影子,忽然觉得,那些所谓的“门道”,其实都藏在这些慢悠悠的动作里——就像炉子里的火,得慢慢养;就像锅里的粥,得慢慢搅;就像日子,得慢慢过。
他舀起一勺粥,吹了吹,递到张婆婆嘴边,看着她眯着眼喝下,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,像朵晒足了太阳的菊花。
“甜不甜?”他问。
“甜,”张婆婆咂咂嘴,指着他沾了粥沫的嘴角,“比你上次偷偷加的糖还甜。”
灵澈摸了摸嘴角,摸到点黏糊糊的甜,心里忽然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,暖暖的,比炉子里的火还让人踏实。
灵澈刚把粥罐端下灶台,就见灶膛里的火苗忽然窜高了些,舔着柴薪发出“噼啪”的轻响。他蹲下身,往灶里添了根细柴——这柴是前几日暴雨后捡的,半干半湿,烧起来会冒出淡青色的烟,带着股草木的腥气,不像干透的柴那样烈。
“这柴得竖着放。”张婆婆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,手里还拿着擦灶台的抹布,“你看,火苗往上窜,柴竖着能让火顺着纹理烧,省柴,还不容易呛着。”
灵澈依言把柴转了个方向,果然,火苗不再乱蹿,乖乖地顺着柴的纹路往上爬,烟也小了许多。他看着火苗在柴薪上跳舞,忽然发现那半干的柴上还沾着片枯叶,叶子的边缘卷着,像只蜷缩的蝴蝶,被火一燎,竟慢慢舒展开来,最后化作一缕青烟,轻飘飘地从灶口飘出去,在阳光下散成细小的光点。
“你看那烟,”张婆婆顺着他的目光望去,“湿柴的烟是沉的,干柴的烟是飘的。就像人,心里装着事的,走得就沉;心里敞亮的,走得就轻。”
灵澈没说话,只是伸手往灶膛里添了把松针——这是他发现的小秘密,松针烧起来会发出细碎的爆响,像在放小烟花,还能让粥里带上点若有若无的松香。他刚撒进去,就听见“噼啪”一阵轻响,细小的火星从灶口蹦出来,落在他的手背上,烫得他缩了下,却不觉得疼,反倒像被什么东西轻轻碰了下。
“小心点。”张婆婆用抹布敲了敲他的手背,却笑得眼睛眯成了缝,“跟你小时候一样,总爱跟火苗玩。”
灵澈摸着被火星烫过的地方,那里还留着点微热的触感。他抬头时,看见阳光从灶房的窗棂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,张婆婆的白发在光里泛着银亮的光泽,她正弯腰擦着刚才溢出来的粥渍,抹布在石板上划出“沙沙”的声响,和灶膛里的火苗声、院外的蝉鸣声混在一起,像首没谱的歌。
院门口的竹筐里,放着早上采的野草莓,红得发亮,沾着点露水。灵澈跑过去抓了一把,塞进嘴里,酸甜的汁水在舌尖炸开,带着点青草的涩味。他忽然想,或许日子就是这样——像这野草莓,有点酸,有点甜,还有点说不出的涩,混在一起,才是最真切的味道。
他又抓了把野草莓,跑回灶房,塞进张婆婆嘴里一颗,看着她被酸得眯起眼,又慢慢品出甜味,脸上的皱纹都堆成了团,像颗晒皱了的红苹果。
“甜吧?”他问。
“甜,”张婆婆含着草莓,说话有点含糊,“比城里买的甜多了——带着土气的甜。”
灵澈看着她嘴角沾着的草莓汁,忽然觉得,这带着土气的甜,才是最让人记挂的味道。就像这灶膛里的火,这锅里的粥,这身边的人,都是带着“土气”的实在,却比任何精致的东西都让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