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1章 《烟火铸剑,岁月缝花》(5 / 12)
痕里,不知何时落了片清心草叶,被夜露浸得发亮,像谁悄悄留下的、给明日的晨光打的招呼。
灶台上的碗摞得歪歪扭扭,最底下那只的碗沿缺了个小口——是去年林恩烨煮粥时不小心磕的,当时他还懊恼了半天,说“吃饭漏汤”,此刻却被灵韵用爪子推到月光底下,碗底的汤渍在地上画出个歪歪扭扭的圆,倒像个没画完的句号。
灵昀蹲在石桌边翻星图,指尖沾着的艾草灰蹭在纸页上,把“初三”那两个字描得发黑。忽然听见柴房传来窸窣声,探头一看,灵韵正用前爪扒拉着墙角的干草,露出底下埋着的半块红薯——是上月林牧说“留着冬天烤”的那只,皮上还沾着当时裹的湿泥,此刻被夜露泡得软乎乎的。
林牧抱着捆新柴从外头回来,裤脚沾着草屑,是刚从后院割的。他往灶膛里添了两根,火苗“噼啪”跳了两下,映得他侧脸的疤亮了亮——那是小时候爬树摘果子摔的,当时流了好多血,灵澈用灶灰给他捂了半天才止住。此刻那疤在火光里泛着点红,倒像是融进了这暖烘烘的光里。
“灵昀,星图借我看看。”林牧的声音带着点柴草的涩,他凑过去时,发梢扫过石桌,带起的风把灵昀没夹牢的麻雀羽毛吹得打了个旋,落在灵韵刚扒出来的红薯上。灵韵“汪”了一声,用鼻子把羽毛拱到灵昀手边,像是在说“物归原主”。
灵澈站在廊下没动,目光落在铁砧旁那堆刚捡的铁屑上。下午林恩烨捶打废铁时溅出来的,此刻被夜露打湿,在月光下闪着细碎的光,像撒了把没打磨的星星。他想起张婆婆说过“铁屑埋在土里,来年能肥田”,便弯腰用手指捻起一点,触感冰凉,还带着点白日里锻造的余温。
灶膛里的火渐渐稳了,艾草的青烟从柴缝里钻出来,和萝卜汤残留的甜香缠在一起,往院外飘。灵韵叼着那半块红薯,趴在灵澈脚边,尾巴尖偶尔扫过地面,把那圈汤渍画的圆又蹭大了些。
没人说话,可每个动作都像在接前茬:灵昀把羽毛重新夹回星图,特意压在“卯时”那行字上;林牧往灶里添柴时,顺手把灵韵扒出来的干草塞了进去,火苗顿时窜高半尺;灵澈把铁屑倒进墙角的土坑里,埋土时故意留了个小缝,想着明早看看会不会有虫爬进去。
月光挪过篱笆顶时,灵韵已经打起了呼噜,红薯皮落在地上,沾了点艾草灰。灵澈最后看了眼那摞碗,最上面那只的缺口正好对着门楣上的木牌,像在给这夜画了个不怎么规整的收尾,却透着股说不出的妥帖。
灵澈蹲在炼丹炉前,指尖捏着块灰扑扑的“养魂玉”——这是今早从后山石缝里抠出来的,表面还沾着青苔和碎石子。他没直接扔进炉里,而是先拿布巾蘸着井水反复擦,直到露出里面半透的乳白色,才对着阳光照了照,看见玉里游动的细小光点,这才满意地往炉口送。
“这玉性子倔,得顺着纹路投。”他嘴里嘀咕着,手指顺着玉上天然的裂纹摸了摸,找准角度轻轻一推,养魂玉“咕噜”滚进炉腹,没溅起半点火星——若是往常直接丢进去,准会炸出一片火星子燎着炉边的药草。
旁边的竹筐里,“凝神草”堆得老高,叶片上还挂着晨露。林恩烨伸手抓了一把,却在半空停住,转头看了眼炉口的温度指示器——银线卡在“温养”刻度,便又把草叶放回筐里,只挑了几片最老的塞进炉门缝隙,嘴里数着“一片、两片……”,数到第七片突然停手,因为去年此时,七片凝神草配养魂玉,炉顶的青烟是最稳的淡紫色。
张婆婆送来的“地脉砂”就放在脚边,黑褐色的砂粒里混着不少碎石。灵昀蹲下来,用筛子晃了足足一刻钟,把碎石头都筛出去,只留下细如粉尘的砂末。他没一下子倒进去,而是用薄纸折了个漏斗,一点点往炉眼里灌,看着砂末顺着漏斗壁簌簌往下落,炉底的火光从橙红慢慢转成了暖黄,这才停手——上次图省事直接
↑返回顶部↑